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酸碱盐之佳题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化学酸碱盐之佳题 人教版下册 1.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解析】(1)第一问较为简单,由图可以看出,bac时的温度范围为20-30℃ (2)第二问也不难,甲中固体变多,说明甲溶液中溶质析出,因此甲的溶解度变小,随温度溶解度变小的为c;丙中固体部分消失,乙中全部消失,可知乙溶解度变化的更大,因此乙为a,丙为b (3)第三问是这道题容易失分的地方。由于三个状态中,军事溶质质量的变化,溶剂量在整个过程中未变,因此很多同学都觉得迷惑了,感觉三个溶液的溶剂应该是一样多的,因为初始我们取得是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其实不然。溶剂量在整个过程没有变化没错,因此溶剂的量就由溶解的初始量决定。题目告诉我们,一开始取的是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质量相同的是溶液,而不是溶剂,因此在初始状态时,三瓶溶液中溶剂的量就不相同了。于是我们回到初始状态,即20℃时,来看,那个溶液中的溶剂最少。由图我们可以看出,20℃时,b的溶解度最大,而a和c(即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从而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量最少,对应b的烧杯为丙。因此,丙中的溶剂最少。

(4)接着我们来看第四问。第四问需要明确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相同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定值。我们来看 A甲(状态2)与甲(状态1)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A错;

B乙(状态1)溶质质量分数等于甲(状态1)(初始溶解度相同,而且均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而甲(状态3)甲(状态1)(溶解度变小),因此B正确;

C乙(状态2)与乙(状态1)均为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同时乙(状态1)溶质质量分数等于甲(状态1)(初始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此C正确;

D虽然乙中溶质全部溶解,然而从初始状态来看,丙的初始溶质质量分数比乙要大(20℃时,b的溶解度大),因此无法确定乙(状态3)一定大于丙(状态3)。

因此,答案选B、C 【总结】这道题的关键是分析第三问,第三问其实给了第四问很好的提示。很容易忽略的是,题目给出的初始条件是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而他们的组成,浓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要回到第一个状态来分析,然后得出甲和乙初始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丙的较大的结论,从而做这道题就很好做了。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H2SO4微热,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立即产生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有铁,滤液中有FeSO4 和H2SO4 B.滤渣中有铜,滤液中有CuSO4 和H2SO4 C.滤渣中有氧化铜,滤液中有CuSO4 和H2SO4 D.滤渣中有铜,滤液中有FeSO4 和H2SO4 2.D 〔提示插入铁片产生气泡说明H2SO4过量,则滤渣中没有Fe;
铁片表面无红 色物质析出说明滤液里无CuSO4 ,且CuSO4中Cu2的已被置换成Cu,故滤渣中 只有Cu,滤液中有FeSO4 和H2SO4 〕 3..某一定量的Fe2SO43 和FeSO4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则 混合物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0.5 B.32.5 C.34.5 D.36.5 3.答案 B 氧和硫的比例是一定的,所以氧的含量是硫的两倍(S32,O464) 所以硫的含量是45/210022.5,所以铁的含量是32.5(100-45-22.5)所以是B 同型练习1 由FeS、 FeSO3、 FeS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 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29。1 2有一种硫化钠、亚硫酸钠、硫酸钠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质量分数为25.6,则此 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3一包由硫酸氢钠、硫酸镁、亚硫酸镁、和硫化镁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质量分数 为25.6,则此混合物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48 4)1 由 FeSO4、Fe2SO43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 那么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34 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3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1g 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组成可能是( )。

A.Zn、Al B.Cu、Ag C.Fe、Zn D.Al、Mg 5.将一锌片等分为质量相等的两块,一块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另一块在空气中煅烧为ZnO 后再溶于适量稀硫酸中,两种方法制得的ZnSO4质量( )。

A.前者多 B.后者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答案 4.我们已经熟知,产生1g氢气所需的Zn、Al、Fe、Mg的质量分别为32.5g、 9g、28g、12g(你只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看出),而Cu、Ag不能与稀硫 酸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后),因此根据平均值法可知答案 为A(一种产生1g氢气所需金属质量大于13g,另一种产生1g氢气所需金属质量必小于13g)。

5.这是一道涉及酸与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习题, 由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ZnOO22ZnO ZnOH2SO4ZnSO4H20 可知,反应中锌元素的质量守恒,因而硫酸锌的质量相等,故C正确。

6、已知某气体可能有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气体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60 ,则此气体的组成可能有哪些情况 答案1、三氧化硫 2、氧气和二氧化硫 3、三氧化硫、氧气和二氧化硫 点拨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氧气中为100,由此可知二氧化硫可以与氧气组成;
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也可以组成。

同型练习1.已知某气体可能有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气体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50 ,则此气体的组成可能有(1) (2) (3) 。

答案此气体的组成可能有(1) SO2 (2) H2与CO2 (3) SO2、H2、CO2 。

2.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有氮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气体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50 ,则此气体的组成可能有(1) (2) (3) 。

答案SO2、CO 与N2 或SO2、CO 和N2 7. 1g 不纯的CaCO3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CO2为0.44g ,则样品中可能含有一种杂质 是( ) A 、NaCO3 B 、MgCO3 C、KHCO3 D、K2CO3 答案C 点拨极值法 或 平均值法 8.在某铁样品中可能含有Zn 、Mg 、Al 、Cu 等金属杂质中的两种。现有5.6g 样品与 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共得到0.20g 氢气。则此铁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组合为( ) A . Cu 和Mg B.Zn 和Al C. Mg 和Al D. Zn 和Cu 答案C 9.现有6.96g 某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共生成5.28g 二氧化碳气体, 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为( ) A、FeO B、 Fe2O3 C、 Fe3O4 D、无法确定 答案C 06年全国中考化学试卷专题金属 1.(河北)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2.(06河北)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垃圾的处 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回收的废旧电池单独存放 B.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 C.用电磁铁将金属制品分离出来 D.焚烧垃圾用来发电 3、(南宁)据金属活泼性顺序判断,下列各组的两物质,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镁与稀硫酸 B.银与稀盐酸 C.锌与硫酸铜溶液 D.铝与硝酸银溶液 4.(06天津)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 B. 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C.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5. (06天津)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 除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SO4 C.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6. (06天津) 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 体积相等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 A. 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gFe和1.8g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B. 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 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Fe、Ca,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D. 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7.(06厦门)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