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复式教学结题报告

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小班化复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窑学区课题组 执笔 马忠信 王强强 主题词小班化 复式 教学 研究 报告 内容摘要2012年3月,我校向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了小班化复式教学可行性研究方案,立项后付诸实施。两年来,经过新窑学区课题领导小组的强势推动,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研究表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复式教学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频数,每个年级和每个学生都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通过实行小班化复式教学,让学生更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能找到自信,重新认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教师的灌输,重复书本上已有的知识,而是学会了自我猎涉。初步具备了自我扩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报告涉及背景,研究状态,研究的目标定位,研究过程,小班化复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评价与学生发展探索、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全能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七个方面。其核心是重建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使学生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落脚点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达到教育公平。

研究过程中,疏漏难免,诚请大家赐教。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先富起来的农村人向城市流动,人们对知识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迫切要求改变子女接受教育的现状和多渠道获得知识;
山区农村进入了人口低出生期,农村生源开始减少,班额减员成为“复式小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学生家长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迫切要求学校教育为他们提供一种“精致教育”,让子女受到特别的照顾和培养;
从国家教育目的来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即“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现阶段教师数量相对充裕,学校在“两基”国检的洗礼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大为改观,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变化为实施小班化复式教学带来了契机,为研究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平台。“小班化复式教学”和大班额复式教学组织形式相比,班级学生数额减少,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所占的单位空间扩大,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得到教师个别指导和使用教学资源的几率增加。它保留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但避免了传统的大班额带来的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忽视的状况。由于“小班化复式教学”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设计和教育方式方法的变化,教育变得精致了,对个体受教育充分程度的关注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他的教育模式,正如同服装设计的度身定做。

小班化复式教学的优势 ① 利于各级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小班化复式教学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教学资源。

②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大班复式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化复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大班复式教学的局限,使每一个年级、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4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教师对学生可以当面交流,当堂面批,当场指导,既缩短了师生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③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双向和谐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解放了学生的五官,克服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群体活动的机会与空间。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得到激发,参与欲得到满足,创造欲得到发挥,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呼吁“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小班化复式教学摒除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改变了教师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地位,努力为学习者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此时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跳出了围着教师转的怪圈,通过自己学习、自编小品、即兴表演、发明制作等以自学、自强、自治为核心的“三自”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其研究价值有以下八个方面(1)转变了课程功能,教育空间相对增加,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2)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与交流,更多的参与实践,所有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展示和反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为师生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机会,做到以学定教。(4)小班化复式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既可以“一动一静”模式,也可以以“同动同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
易于控制教学。(5)优化评价体系,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通过展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积硅步于千里,集雨滴成小溪。(6)班级文化建设,针对学生特点,让墙壁说话;
在因材施教,培养特长、开发潜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创造有效的班级教育机制。(7)探索出更加适合于农村边远山区小班化复式教学的新模式,更好的做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8)、探索出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能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为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培养和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摸索出有效的做法。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小班化教育在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化教育在我国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必然性。国外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英、美、法、日等诸多国家都在施行小班化教育,它已经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小班化教育”作为新兴的专有名词,是当代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延伸。小班化复式教学的出现堪称优质教育冀求和生源萎缩的现实之间一个最佳结合点,小班化复式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班额大小,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而是在逐步改变着教育本身。它以小班为客观条件,以教育观念的改革性变更为核心,以真正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二十左右学生组成一个复式班班集体,它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小班,更是教育内涵深重、更加适合每一个学生差异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目前我们学区有完全小学8所,五举小学、杨安小学、西刘小学、大兴小学班多学生少,小学复式教学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复式教学班的学校占学区小学数的50。就近期和长远看复式教学仍然是我们学区小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的硬件资源已更新,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近两年我学区又进行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小班化教学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细致、全面的进行小班化复式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定会有所收获。在探索小班化复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敢于破旧立新,勇于改革,创出适应于小班化复式教学的授课教学方法来,在教育管理上,发挥小班化复式教学的优势,努力实现班级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最优化结合,总结出操作性强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二、研究的内容 (一 )关键术语的界定 1、小班指学生较少的教学班, 2、小班化本课题研究的客体均是不超过24人的教学班,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3、小班化教学在小班配制条件下,以培养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学活动。

4、小班化复式教学“小班化复式教学”体现的是小班化与复式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是以解决边远山区农村师生过少而创立的,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班级环境、班级文化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5、全能教师全能教师指农村小学校小班化复式教学中具备下列三种素质的教师。(1)具备高超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能同时教小学语、数、音、体、美、科学、社会等各门课程,还能同时胜任小学班主任、辅导员、生活教师等各类工作角色;
(2)师德高尚能关爱农村弱势群体,有为教育事业、为学生健康成长扎根艰苦地区的无私奉献精神;
(3)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的教师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二)研究假设 小班化复式教学更好地利用小组教学和个别化辅导,通过小组内的“对学”和“群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参与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多的学生,重点的导、引、带,实施个别辅导。使教学活动阳光、精彩,更容易达成三维目标。

利用评价激励机制,通过累积评价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地成长,真实体会进步的快乐

创设班级文化,使墙壁会说话,增设图书、体艺、游戏、实验等设施,把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实践“学习就是生活”的理念。

通过全能教师的培训,让全能教师进山村,教复式,把体艺、计算机等课开齐。

拟创新点 融合小班教学和复式教学两种教学形式与一体,成功地解决复式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弊端。

实践“学习就是生活”的理念,在教室增设图书、体艺、游戏、实验等设施,把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学会学习中学会生活。

通 过 全 能 小学教师的培养,解 决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在山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创新管理,实施小班化教学。

子假设1、课堂教学权威结构的改变,可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往。

实验处置因素 1、教师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小主人,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尽量使用积极语言,避免和少用消极语言。

2、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他们沟通,协商教育学生的有关问题。

3、尊重学生的任何奇妙想,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促使他们畅所欲言的氛围。

子假设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变,使教育教学的氛围更加宽松和谐,更有利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综合性实施,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间的人际交往密度和频度提高,情感交流的机会 ,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力、学校生活的亲和力和集体的凝聚力。

实验处置因素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做到课堂上无旁观者、无教学“死角”。

2、通过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

3、了解学生个体的智力情况、情感状况、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等,探索小组讨论、个别学习、全班活动相结合的有利于学生沟通、交往的教学方法。

4、改变传统的几何图形排列的课桌椅方式,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扇形、马蹄形等多种有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的课堂形式以适应教学方法的改变。

子假设3、教育管理从建设班级文化出发,利用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关注儿童,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使教师有可能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需求及实际情况,提供难度不同的教学材料,为其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安排不同时间单位教育活动,让每个儿童在适合自己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