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规范.doc

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规范 篇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2.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指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统一的图式规范测制。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并根据保密等级限定发行和使用范围的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包括1500、11 000、12 000、15 000、11万、12.5万、15万、1l0万、125万、150万、1100万11种比例尺。

2.2.1地形图基本要求 1.图幅规格 1地形图图幅范围 采用统一的经纬线分幅、相邻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地形图图幅范围见表4-2-1。

由经纬线构成的图廓线,其东西两边的图廓线为直线表示;
南北两边的图廓线以折线表示,对于15万及以上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南北两边的图廓可视为直线。

2地图图名 一般选用图幅内的主要居民地名称,无居民地名称的图幅可采用其他地理名称或图内最高高程注记作为图名,图名应注意不与其他图幅图名重名,并尽量选用原地形图图名。

2.数学基础 地形图的定位参考系统为 1地图投影 对于大于等于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斯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其中11万地形图按经差分带投影,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按分带投影;
对于1100万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带方法是由赤道起每纬度4为一投影带,每幅图经差为6每幅图单独进行投影。

2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坐标系统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每图幅内平面直角坐标网公里网格规定如表4-2-2所示。

150万、l100万地形图上不绘出直角坐标网。

每图幅内经纬网地理坐标网规定如表423所示。

3.地形图的数学精度12.5万~110万 地形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424的规定。

4.地图内容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的主要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等。地形图的内容及符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图式的规定。

5.地图颜色 采用青、品红、黄、黑cmyk四色,按规定色值进行分色,印刷实施需要也可采用专色印刷或单色印刷。

6.其他要求 1地物地貌各要素的综合取舍和图形概括应符合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各要素之间关系协调、层次分明,重要道路、居民地、大的河流、地貌等内容应明显表示,注记正确、位置指向明确;

2地形图的各内容要素、要素属性、要素关系应正确、无遗漏;

3应正确、充分地使用各种补充、参考资料对各要素,特别是水库、道路、境界、居民地及地名等要 素进行增补、更新,符合制图时的实地情况,地形图现势性强。

2.2.2地形图编绘的技术流程 对于12.5万~110万地形图编绘,一种方法是先采集地形数据地形图要素编辑处理,再进行符号化编辑从而形成印刷原图;
其二是采集地形数据与符号化编辑同时进行。编绘流程见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 12343.12008。

对于125万地形图编绘,使用比例尺大于125万地形图数据进行缩编。以地形图数据库数据为基础编绘时,可先要素选取再符号化编辑,也可要素选取与符号化编辑同时进行。编绘流程见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 12343.22008。

2.2.3地形图编绘原则 1.地形图编绘的一般原则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属于普通地图范畴,应遵循如下地图编绘的一般原则 1根据对地图用途的要求国防和国民经济对地图的要求;

2地形图内容应具有比例尺所允许的地图容量;

3客观地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这3个方面是紧密相关的,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的客观依据,一切编绘方面的运用,各要素编绘的指标确定,对物体现象重要性的评价等,都必须受到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制约;
任何地图都是服务于一定的用图目的。地形图的内容及其表示的详细程度,首先取决于地图的用途;
地图用途决定地图比例尺,亦即决定地图内容反映实地自然和社会要素的程度;
反过来。地图比例尺一经确定,其用途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编绘地图时应综合考虑这三个方画。

客观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内容的一条根本原则。区域地理特点包括制图物体和现象的类型、形态、分布密度和分布规律、相互联系。

要获得好的编绘成果,除了要掌握一般的方法和熟练的制图技术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取决于对区域地理特征的熟悉程度,只有非常熟悉,才有可能在脑子里复现出整个区域地理空间结构模型,根据地图用途要求和比例尺所允许的地图容量,确定合适的编绘指标,在地图上再现区域地理空间结构模型的生动形象。

2. 各要素编绘指标拟定的基本原则 1编绘指标应能反映物体的不同类型及其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分布规律;

2应能反映地图上所表示的制图物体的数量随地图比例尺的缩小而变化的规律;

3编绘指标的选取界限和极限容量应符合地图载负量的要求,并能反映密度的相对对比选取界限和极限容量的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地图载负量和实地分布密度的适宜性;

4编绘指标的拟定应具有理论依据,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方便使用。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编绘指标,是在长期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考虑到了区域地理特点、地图的适宜载负量、地图的用途要求、视觉条件和印刷条件等因素。目前,用数学方法如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图论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开方根法和等比数列法等拟定编绘指标的研究也有了明显的进展。

3.常用的编绘指标形式 3.常用的编绘指标形式 根据各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定额指标图上单位面积内选取地物的数量,适用于居民地、湖泊、建筑符号群如记号性房屋符号等的选取;

2等级指标即将制图物体按照某些标志分成等级.按等级高低进行选取如居民地按其行政等级分级或按人口数分等级;

3分界尺度选取的最小尺寸即决定制图物体取与舍的标准。它是将编绘图上测定的地物尺寸长度大小、间隔等同规范的分界尺度进行比较,以判定取还是舍。分界尺度是一种数量标志,可分为地物的线性地图分界尺度适合于河流、沟渠、冲沟、干沟、陡岸的选取。

2.2.4地形图主要要素的综合及表示 各要素的综合编绘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是制图综合的依据,体现编辑意图和保证编图质量的重要因素。

各要素的综合要求详见国家 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gb/t12343.1-2008、第2部分gb/t 12343.2--2008、第3部分gb/t 12343.3-2008的相应规定。

2.2.5地形图要素的编辑处理 1.基本数据预处理 按照成图比例尺图幅范围进行坐标转换、数据拼接、3分带转6分带、扫描图的矢量化等。

2.制作综合参考图 据图幅的难易,确定是否制作综合参考图,即按照成图比例尺打印出图,根据各要素的技术要求及综合指标,标绘有关要素,并将需补充、修改的要素也标在图上。

3.要素的取舍与综合 按设计书的要求进行要素的选取和图形的概括有综合参考图的可对照之,根据补充、参考资料进行要素的修改和补充。

4.地形数据接边 包括跨投影带相邻图幅的接边。接边内容包括要素的几何图形、属性和名称注记等,原则上本图幅负责西、北图廓边与相邻图廓边的接边工作。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要素相差图上0.6mm以内的,应图幅两边要素平均移位进行接边;
超过图上0.6mm的要素应检查和分析原因,处理结果需记录在元数据及图历簿中。

2.3 专题地图编绘 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主题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要素则是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而选择性表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2.3.1专题地图表示内容 内容包括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地理基础要素、主题要素、辅助要素。

专题地图反映制图对象的领域很广泛,多种多样,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有地表的、地下的与高空的,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

2.3.2专题地图表示方法 在制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10种约定的表示方法。

1定位符号法表示点状分布的物体,如工业企业、文化设施、气象台、站等。采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符号表示其位置。在专题图上大部分用比例符号来表达其数量关系。

2线状符号法用于表示呈线状分布的对象(现象。如河流、交通线、地质构造线等。

3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对象,如森林、沼泽、某种农作物分布等。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其分布范围,其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

4质底法表示连续分布、满布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如地质现象、土地利用状况、土壤类型等。其表示手段与范围法几乎相同,同样是在轮廓界线内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类别差异。

5等值线法是一种很特殊的表示方法,它是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全区域的面状现象。最适用于像地形起伏、气温、降水、地表径流等满布整个制图区域的均匀渐变的自然现象。

6定位图表法是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定位于制图区域某些点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的方法。常见 的有风向频率图表、风速玫瑰图表、温度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表等。

7点数法对制图区域中呈分散的、复杂分布的现象,像人口、动物分布,某种农作物和植物分布,当无法勾绘其分布范围时,可以用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点群来反映。那么点的分布范围可大致代表现象分布范围,点子的多少反映其数量指标,点的集中程度反映现象分布的密度。用点数法作图时,点子的排布方式有两种一是均匀布点法,二是定位布点法地理方法。均匀布点法是在一定的区域单元行政区划单元内均匀布点,而不考虑地理背景;
定位布点法则是按专题要素的分布与地理背景的关系,按实际分布状况布点。

8运动线法又称动线法,它是用矢状符号和不同宽度、颜色的条带表示现象移动的方向、路径和数量、质量特征。自然现象如洋流、寒潮、气团变化,社会现象如移民、货物运输、资本输入及输出等都适合用动线法表示它们的移动。

9分级统计图法是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划分出若干制图单元,根据各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它们分级,用不同色阶饱和度、亮度乃至色相的差别或用晕线网级反映各分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也有称分级比值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是在各分区单元同样是以行政区划单元为主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

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都是属于统计制图方法,是概略的表示方法,对任意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现象都适用。

篇二专题地图编绘提纲 目 录 第一章 专题地图编制 ................................................................................. 3 1-1 基本原则与过程................................................................................... 4 1-2 专题地图的表示特点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