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政治课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多样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在具体应用教学方法时,要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中学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学科。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织的全国性的调查中,政治课被学生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政治课被冷落到如此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本身的特点、教材编写的缺陷等,但很重要的一点还是教师教法陈旧。因此,作为教师就应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改变自己的教法,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下面就谈一些改进中学政治课教学可采用的方法。
  
  一、从教师角度改变教学方法
  
  (一)新课标下转变教师角色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所以只有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富有爱心、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教师,学生才会从他身上找出做人的标准,而这标准就是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表现出来的。新课标下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得更活。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二)新课标下转变教学模式
  政治教学只有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从骨子里喜欢政治课,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第一位的。从我的教学体验看,在课堂上,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他们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上课前,教师应首先调整心态,酝酿情绪,以最佳的状态走进教室。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尤其要给予适当的关注。中学生身上具有可以诱发的积极性,他们活泼大胆,具有创新好奇的心理,喜欢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对教材充分感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育人,关注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试行,赋予思想品德课教学许多新的内容,我们应力求把思想品德课变成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但方向必须指引,条件必须创造,机会必须抓住。适时安排学生参加实验的活动,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要,确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内容。如初二的“白色污染情况调查”,初三的“改革开放以来本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调查”等,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民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如组织初一学生参加学工学农活动,让学生既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又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练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品格;还可以布置学生做家务事,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等等。
  (四)趣味教育的方法
  趣味教育有许多教学方法,而所有的教学方法中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趣味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自主教学法、启发引导法、主题分析法、趣味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影视法、归纳法、对话法等等,但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基本原则。无论是外部自然、社会生活还是艺术的形式都是引发美感的重要“机缘”。“趣味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审美因素,有意识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让人们拥有一双会看形式美的眼睛和会听音乐的耳朵,拥有一颗热情敏感的心灵。
  
  二、从学生角度改变教学方法
  
  (一)典型事例法
  典型事例法就是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引用事例,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事件(正反两方面的)作为论据,来论证政治课中的观点。例如,在讲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让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代表都感到震惊时,我给学生们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波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贝鲁特参加了苏共二十大,在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过程中,他因震惊万分而突发心脏病死去。可见此事件是何等令人震惊!选用典型事例教学法,效果非常好。运用此法也要注意:选取的事例一定要有典型意义,事例教学需要教师既要有驾驭材料的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论据与论点的完美结合,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切忌谈起事例后离题太远,事例与观点相脱节就失去了事例教学的真正意义;所选事例不要陈词滥调,而是要联系当前国内外所发生的焦点问题,把最新的信息寓于生动的事例中,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现在事例越来越多,教师必须不断地整理这些材料,及时淘汰和补充,用最新的恰如其分的论据来论证政治观点。
  (二)思想启示法
  思想启示法是指教师在讲完政治理论课的每一章后,从中挖掘某种精神或思想,加以发挥,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政治课中思想教育因素非常多,精心提炼后,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空洞的思想理论说教往往是苍白无力的,而蕴涵在政治课中的精神财富能带给学生巨大的震动。这些思想或者精神主要有:讲完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人生经历后,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讲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对学生进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讲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教育;讲完“三步走”战略之后,对学生进行理想目标方面的思想教育;讲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后,对学生进行“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思想启示法使学生受益匪浅,有的学生说:“政治理论课让我对理想、对人生道路有了自己的理解,对我未来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一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讲授完政治课也使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政治课中蕴涵的人格品质、人格魅力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给予我们的启示和触动将受益终生。
  (三)识记内容,抓住特点法
  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即使不要求识记的内容,如果学生能记住,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教一些记忆技巧给学生。比如,企业作用:“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我教学生抓住“两者一力”来记,即企业是……主要参加者,企业是……直接承担者,企业是……主要力量。再比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教学生抓住“两推两扩一提高”(补充意义:可以扩大内需)来记等等。总之,抓住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来记,不仅便于识记,而且记得牢,不易混淆,从而提高识记效率。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法
  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现象,把学习的主权还于学生,教师不应是“法官”,更不应是“传教士”,而应是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都安排有小组讨论,但往往是所谓学习好的那部分学生在讨论,其余的学生则无所事事或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应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成功的。这主要责任在于教师,因为在讨论中教师没有起到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小组的组建与教师的引导。小组的组建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成绩差异以及男女比例等方面的因素,内部明确分工,应有记录人、召集人、汇报人、信息收集人、纪律监督人等,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掌控课堂,推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毛泽东曾指出:“方法是渡河之舟,过河之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固然都说明“良好的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不少同仁都非常明白这一真理。不过笔者认为:仅仅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明确到方法是服从于目的的,正如精良武器的作用是为了准确击中目标。我们政治教师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教示,对方法与目的辩证关系应有更清晰的认识,毛泽东、孔子的名言都是目的方法统一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早已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增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包括趣味教学的开展,都应始终服从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这个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目标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孟焕香.参加社会实践、推进创新教育[J]课程改革研究.2001(01).
  [2]胡光辉.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教学初探[J]教学探讨.2007(03).
  [3]李曼华.三种歌唱教学方法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5(28).
  [4]李方.论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历史变迁[J].现代教育论丛.2002(04).
  [5]钟海青,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刘景珍.浅谈如何上好中学政治课[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作者单位: 广西 桂林 龙胜县龙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