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docx

探析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摘 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导火索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形成后,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和影响。尤其是我国这样严重依赖出口贸易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大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各经济组织领域增长态势受到了很大制约。就在危机席卷我国各行各业、各经济领域的同时,国家采取了一定针对性政策措施,使一度下滑的对外贸易逐渐呈现出了复苏迹象。危机过后的“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外贸发展的战略对策。

/1/view-13011382.htm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对外贸易 经济 对策 由于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席卷、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一度受到严重阻碍制和制约。尤其在2008年危机爆发的那段时期内,对外贸易发展一度萎靡,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但随着危机席卷后的国际经济触底回升,国际贸易再度增长,我国对外贸易降幅也逐渐收敛并呈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并不稳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并且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探索有利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1.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 后危机时代主要是指经济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需要一段恢复和调整时期,而这一段历史时期则是后危机时代。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式而言,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但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表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软;
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消弱经济增长动力。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总的来说,我国自2009年正式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态势非常显著,自此对外贸易也呈现出较快的恢复性增长,但是制约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调整国家对外贸易战略。

2.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国内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2.1过分依赖对外贸易、贸易结构不合理 一直以来,为加速经济发展推动GDP快速增长,我国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对外贸易战略,导致的结果是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伴随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存在。这一点,由目前国内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数高达60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而维持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特别是出现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冲击以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就非常大。同时,从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看,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总体上以提供一般加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观,一般加工产品主要是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这也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抗风险、抗危机的能力很弱,遇到国际经济危机就特别容易受伤害。并且对这种劳动密集程度较大的加工贸易形式至今没有做出有效调整,从而制约了国内对外贸易形式的转型升级。

2.2出口市场集中化程度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在市场供应分布上,我国市场拓展渠道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欧盟、美日、东盟、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
而西方经济并未走出危机的阴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升,美日经济增长乏力、失业高企,因此,主要对外贸易市场稳定性、波动性很大,增加了对外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内的产品在贸易出口产业链中占据的地位较低,这主要因为生产的环节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度很高的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多数产品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

2.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厚、贸易摩擦频发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自由贸易往往仅仅停留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次金融危机后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和避免更大程度的受到影响,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因此,后危机时代下的市场竞争趋势愈发严峻与激烈,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例如,我国出口的贸易摩擦案件近些年来逐步明显增加,导致了不少产品出口的阻力加大,加上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下的倾销产品大量冲刷着国内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3.实行的战略对策 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国内的市场形势和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现实问题,为迅速摆脱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3.1稳定和完善各种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基于目前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恢复趋势,我国进行相应的贸易战略定位调整就显得非常必要并且意义深远。针对当前依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立足实际,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相关法规条例和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对国内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组织机构应适当减免税收、加大政策优惠,为竞争企业降低风险给予支持。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2改进贸易发展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贸易结构来看,应逐步改善商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和重视程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税收、加工贸易等政策,改变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大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低的局面;
针对长期以来大多出口产品采用贴牌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对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出口给予优惠政策;
努力转变贸易发展模式,实现对外贸易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与此同时,在技术开发、技术转移、资金合作上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生产、管理于一体的先进贸易模式;
不断开拓自身技术、知识产权,从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主导地位,加快贸易产品产业链调整,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要切实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全面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

3.3加快国内外市场接轨、建立内外统一的贸易综合管理体系 我国人世后虽然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管理体系融合,但仍存在外经贸管理措施的单一性、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做法的差异性、市场化的措施和金融融资方式依然“内外有别”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为内外经济融通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体系。政府在管理形式上,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等间接管理手段为主,为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国内外商品流通;
培育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形成具有世界“品牌”的生产型跨国公司、贸易型综合商社和跨国流通企业,这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政治和社会意义。

调整贸易政策必然带来相关政策管理体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有管理体制的改变。因此,必须实现贸易政策基础由传统的比较优势逐步向以竞争优势为基础转变;
贸易政策管理方式由以往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
贸易政策作用范围由过去单一的外贸领域向整个流通领域延伸,这意味着贸易政策将更多地注重国内外市场的融通、内外贸易的统一。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内外融通的综合性贸易管理体系,形成连续性和承继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企业能够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

结语 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冲击,其影响至今仍未消解,但也由此迎来了后危机时代下的经济触底而再度增长的有利时机。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快技术进步,加速推进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就一定能够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任铁争.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5). [2]陈余德.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有力促进水运业平稳较快发展 [J]. 港口科技, 2010,(01). [3]段岩秀. 浅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8) . [4]袁青峰.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 国际商务财会, 2010,(0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