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doc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体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水平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本文主要围绕 “趣、情、境、美”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为丰富教师教学内容,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

阅读是指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资讯,从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过程。【1】作为小学生,自律意识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对外界事物认知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探索已久的问题。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小学教师阅读教学更适合当前学生的现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阅读教学开课要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传统教学中照本宣课模式的授课,使知识变得乏味,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的兴趣减弱。而利用实物、图画、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情境设计和相关课外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构建围绕课程教学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在增加学生对知识好奇心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使主体教学的难度在纵向上得到分散,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扩大了知识面,形成阅读教学的良性循环。比如课前讲故事,利用小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巧设故事悬念,诱发阅读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课中讲故事,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解与阅读课内容近似的故事,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读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阅读教学讲解要有“情” “真情”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只有情真意切的阅读,才能使文字充满生命力和渲染力,也只有教师用真情实感去带动学生,才能使学生达到情境阅读的境界。教师作为情感的传递者,首先要对教材中文字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挖掘,并进行分类,比如什么是集体主义,什么是荣誉感、使命感等。只有自身融于情境之中,抓住教材中蕴含的各种情感的本质,感动自已,才能在阅读授课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感动学生。其次是通过自身肢体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表情等描述方式,把自己内心喜怒哀乐传递出来,去影响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比如在 金色的鱼钩 一文中,阅读的语调应该是沉重的、悲壮的,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人至深的语气,设置情境走近人物, 就会极大的增加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度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文字蕴涵着情感,阅读体现着情感,教师激情、动情、深情、真情的讲解,可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情操的培养。

新课标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情境设计,加上适当的引导,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无意识的精力集中,加上适当的引导,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阅读的内容,使呆板、程序化的课堂阅读变成一种情感的体验。

三、阅读教学要有“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费心劳神的活动,师生在经历初期的教、学新鲜感之后,很容易对之后的阅读产生疲倦,教师不再有激情、学生不再有兴趣,出现相对的“消极怠工”现象,使教与学都进入“高原反应”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时俱进地跟进新鲜事物,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展示平台。比如录制感情阅读小视频、读故事谈体会等,利用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家长、同学赞美的特点,把阅读录相上传至网络平台分享阅读成果,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比较、学习、改进、提高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四、阅读教学落点要体现“美” (一)语言描绘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谁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3】教师语言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清晰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多端的肢体语言、喜怒喜乐的情绪波动等方式,使形象语言渗透到日常的阅读课中,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阅读的意境,在饱满的情感中使思维受到启发,发自内心的去感悟生活中的真情、真理、真爱,享受语言之美。

(二)情境呈现之美 诗人艾青曾说过“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想象是由此岸向彼岸的张帆远举,是经验的重新组织。”【4】小学生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对于事物有着丰富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及时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的基础上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美丽的情境,使阅读在情境中呈现出新的生命。

(三)音乐渲染之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文章可以通过图画、语言等工具形象的表现出来,但也有一部分文章,只能用音乐表现出来。音乐作为生活中特殊的表现工具,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染力,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特别是在阅读意境的构建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轻快的音乐、严肃的音乐、喜庆的音乐、悲惨的音乐等,与文章相结合可以充分渲染阅读的情境,使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教授桥一课时,可以播放祖海的为了你这首歌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老支书在生死面前无私无畏、忠于职守、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四)重视理解和生活体验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5】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对文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对有些文章阅读时的情感不能完全深入的体会。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工具,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去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属于自然的新鲜事物,感受颜色、声音、图案的美丽,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生活感悟。比如一年级课文春雨的颜色,只有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观察,才能逐渐具备对春雨特点描述的感性认识。

当然,新课改以来,教师阅读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增多、有效性不断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更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打基础的工程,只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才能使阅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美娣,卢玉玲.阅读[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4. 【3】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86. 【4】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盘梅英. 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浅谈语文课导入的艺术[J].读与写(上,下旬),20163130-131 作者简介钟秀丽,女,汉族,山东禹城人,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