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 9 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及明末清 初的思想 活跃局面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易错警示 练 出 高 分 背景 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 的传播 冲击 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唐代的韩愈 李翱提出了复兴 的主张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创立 北宋时期 以程颢 程颐为代表的 北宋五子 将儒学提升到 天理 的高度 创立了一种新儒 学体系 理学 二程 确立了理学的最高 范畴 天理 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 仁 张载 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1 理学的 创立 佛教 儒学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标志 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表现 理气关系 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 但理 先于气 理不能离开气 修养论 强调日积月累 强调 仁 和仁 者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 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正君心 影响 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维护了专 制主义政治制度 对后世影响巨大 2 理学的 成熟 三纲 五常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发展 标志 心学的出现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 论任务已经完成 表现 是心学的开创者 提出 心即 理也 的核心命题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提出 致 良知 的思想 特别强调 知行合一 评价 积极 对政治生活 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 影响深远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扼杀了人们 的自然欲求 3 陆王 心学 陆九渊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思维导图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先有理 有理而后有气 虽 是一时都有 毕竟以理为主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亦未有无 气之理 朱熹 朱子语类 解读 史料阐述了 理 和 气 的关系 是客观唯心主义 史料二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 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 理 朱熹 解读 史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倡导 存天理 灭人欲 所谓 天 理 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理学实质上是用儒家纲常伦理 来约束社会 遏制人的自然欲望 以维护专制统治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史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 王阳明 答顾东桥书 解读 史料阐述了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的主张 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三 宋明理学 理学 的概念 史论 1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三 宋明理学 两大视角认识宋明理学 史论 2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1 知识角度 理学 心学追求的 理 即儒学倡导的忠孝 节义 三纲五常观念 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 价值观角度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 儒家思想所 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 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大一 统思想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以人为本的 治国思想 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考点三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史论 3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1 共同点 内容 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影响 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都压制 扼杀 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考点三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史论 3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2 不同点 对 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 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 界的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把握 理 的途径 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回 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1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自汉至唐 儒学被奉为 周 公 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 促成 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解析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周公制 礼 乐 孔子强调 礼 两人的共性是注重 礼 因此被称为 周 公 孔之道 南宋朱熹将 孟子 一 书列为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之一 孟 子被尊为 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由于宋代以后 程朱理学 成为统治思想 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 孔孟之道 故选 C 项 春秋战国时期 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A 项说法错误 仁政 理念一直是儒学的主要思想 排除 B 项 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 影响没有孔孟之道 程朱理学大 排除 D 项 答案 C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2 2013 福建高考 朱熹在 漳州劝农文 中说 请诸父老 常为解说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去恶从善 取是舍非 爱惜体肤 保守家业 在此 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 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 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 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 理性 的生活秩序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解析 由 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 可知材料中朱熹强调的是百 姓应该遵循的生活准则 故 D 项正确 B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题 A 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 D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3 2013 广东高考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 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但 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 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 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解析 根据材料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 可以确定与宋 明理学有关 据此可排除 A B 两项 朱熹的理学主张是通过格物致知来贯通明理的 而题干材 料主张人性存在于人心之中 即心外无物 是陆王心学的 观点 故选 D 项 答案 D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4 隆兴元年 朱熹对宋孝宗进言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 高世之行 而未尝随事以观理 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 措之间动涉疑贰 听纳之际未免蔽欺 平治之效所以 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解析 审题关键是理解 随事以观理 的含义 解题首先理解朱熹对宋 孝宗进言的大意 然后逐项理解各备选项的含义 A 项 大学之 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大意是 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 得知识 B 项 存天理 灭人欲 大意是 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克制个人欲望 C 项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大意是 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 束自己 行君子之为 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 D 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 再分析材料 材料大意和 A 项一致 本 题选 A 答案 A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5 某史书评 终明之世 文臣用兵制胜 未有如守仁 者 日本三岛毅博士一句诗云 龙岗山上一轮月 仰见良知千古光 以上材料所称颂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王阳明 C 陆九渊 D 朱熹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高考调研题组 1 2 3 4 5 解析 王阳明 名守仁 号阳明先生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 家 教育家 哲学家和军事家 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 合一 的学说 从材料中 仰见良知千古光 亦可判断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易错警示 1 理学使儒学普及化 通俗化 正确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使儒学普及化 通俗化 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 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 纲 而且使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2 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 都属于唯物主义思想 错误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理学主张天 理是万物的本原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 本原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 3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易错警示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生活背景 出生于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泉 州地区 祖 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 斯兰教徒 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 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反对盲从 儒家经典不是 万世 之至论 提出 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 官场的欺诈 写作风格主张 真心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思想 主张 1 李贽的 反正统 意识 孔子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天 下郡国利病书 船山遗书 政治思想 为 天 下 之 大 害者 君而已矣 君臣平等 废 除 一 家 之 法 建立 天下 之法 反对重农抑商 认为 批 判 私 天 下 的君主专制 提出 众治 主张 以天下 之权 寄之天下 之人 循天下之 公 抨 击 孤 秦 陋宋 强调 天地 之化日新 历史运动 势 之必然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工商皆本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生活背景 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学说 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 政治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思想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评价 是当时 发展的反映 具有解放思 想的进步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 3 唐甄 1 成就 清初经世致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著有 潜书 2 思想特点 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 3 影响 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维发散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政治上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社会矛盾尖锐 必 修 1 经济上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必 修 2 思想上 明清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 心学日益束缚人的思 想 必修 3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史料一 黄宗羲认为 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为 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顾炎武认为 人君之于天 下 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 则刑繁矣 众治之 而刑措 废弃不用 矣 王夫之认为 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 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四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解读 史料阐述了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 黄宗羲主张 天下为主 君为客 顾炎武主张 众治 王夫之主张 天下之公 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 这些主张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 明清之际正是社会阶级矛 盾加深 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代下 一 大批以天下为己任的杰出知识分子和思想家 开始反思中 国传统政治 文化 从多方位探索中国的出路 并最终将 斗争锋芒直接指向了封建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