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四溢 师生共读,,书香四溢

  〔关键词〕 师生共读;氛围;习惯;归纳;摘抄;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60—01
  近几年,我校积极创建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犹如春风化雨般点绿了校园,使师生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教师很少能进行有力地指导。要想让小学生完成课标中提出的150万字左右的课外阅读量,解决的办法不止一种,但是开展“师生共读”的活动,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以读养性
  1.创设氛围,产生共读磁力。阅读需要适当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学校无疑是阅读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阅读的方式,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培养优质的阅读姿态。教师的示范阅读可以带动学生的阅读气氛,能使学生和教师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产生强大的“阅读磁力”。
  2.形成规范,内化成自我行为。师生共读一本书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将师生共读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意志,将师生共读的活动当成一种仪式,有指定的场合,有固定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才能把课外阅读内化成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以读解读
  1.把握全景,归纳总结信息。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著作的特点,观照人物的命运,就应该让学生通读整本书,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篇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能使阅读更加紧凑,不容易忘掉一些重要的情节,学生读完一部作品后,也会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也会提高,对学生以后查阅资料、搜集信息都十分有利。
  2.潜心领悟,辨识文本真味。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列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进行阅读。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时,可以让学生画出鲁滨逊漂流的简图,鲁滨逊依次漂流过哪些地方?呆了几年?干了些什么?用一条细线代表跋涉过的路,用圈圈点点代表经过的地点,经历过的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不仅能梳理情节、熟悉故事,而且能走近人物、走近作者,体味作品的本真。
  3.心心相印,获得思想启迪。学生阅读故事,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作品,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角。教师可以有意选取一些以成长为主题的作品和学生共读,让学生与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的波折,进行“阅读治疗”。
  三、以读促言
  1.采撷精华,丰厚文学底蕴。师生共读的经典作品中不乏精彩的词句、片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学生通过采撷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和片段,可以陶冶情操,让心灵浸润经典的芳泽,丰厚文学的底蕴。学生积累得越多,对作品中的词句就越敏感,就越能了然于心。
  2.契合作品,展开奇思妙想。班级读书交流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共读活动的成效。在交流会上,学生自己探索、自主讨论,充分释放其想象力,把文本深藏的意蕴,学生内心被触动的情感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使其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长足地发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阅读心得,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凭借观念的差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厚积薄发,美文淌于笔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常常因为只关注故事情节,忽视作者的写作方法,致使习作水平原地踏步。教师在带领学生共读时,可以侧重从“写”的角度来阅读。如,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是按照什么思路写的,是怎么把小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刻画得如此活灵活现。鼓励学生做个小法布尔,用心观察一种小动物,生动地写出其特征及习性。这样的师生共读,既是读的指导,又是写的提升。
  开展“师生共读”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书海中散步、奔跑、激荡、跳跃,一起享受阅读的甜蜜、芬芳,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可以在学生的心底撒下幸福的种子,在充满书香的蓝天下,教师与学生一同前行,一路寻芳。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