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为了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有三方面。
  一、变“独演”为“互动”
  “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应是师生地位平等,进行互动和教学相长的平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尝试将课堂最开始的五分钟作为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根据教学计划和国内外的时政热点,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并由学生民主选举主讲人。为此,可要求学生在周末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以便上课时面向全班进行阐释。其实,这一做法很多教师都采用过,但效果不甚理想。主要是,只有主讲人参与了活动,其他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其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局部调整。具体包括两点。其一,将评价环节由教师一人评价改为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其二,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就主讲内容对主讲人进行提问,主讲人须即刻作答;二是针对主讲人宣讲和回答的效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借助网络我获得三个惊喜:一是学生谈到的内容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并且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新颖;二是学生的提问让我一时回答不出来;三是讲到兴奋之处,学生停不下来,占用了授课时间。从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深深感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变“独演”为“互动”是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由“独演”的舞台转变为“互动”的平台,师生才能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一起成长和共同进步。
  二、变“灌输”为“启发”
  在“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灌输,而应承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重任。教会学生质疑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内容时,我介绍了没有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二者辩证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二是承认运动,否认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接下来,我让学生对惠施和僧肇的观点作出判断。结果,学生认为僧肇的观点不属于诡辩论,而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于是,我立刻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变“灌输”为“启发”是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的灵魂。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才能开启学生独立思考的大门,回归教育的本质。
  三、变“预设”为“生成”
  “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即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巧妙设置,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兴趣盎然中完成知识的生成。例如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这一内容时,两位教师的不同引导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播放视频:2011年第二季《中国达人秀》的舞台,迎来了丽江宁蒗的支教教师刘寅。为了改善学生的伙食,他坚持音乐创作,灌录原创音乐专辑拿到丽江古城卖给游客,换来的钱全部给学生买肉吃。为了给学生买更多的肉吃,他拿着一把破旧的吉他,走上《中国达人秀》的舞台,演唱了原创歌曲《希望树》。]
  其一,教师甲的引导。
  教师:人的价值是什么?支教教师刘寅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支教教师刘寅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他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教师:刘寅的价值创造体现在哪里?价值享受又体现在哪里?)
  学生:嗯,不知道……
  其二,教师乙的引导。
  教师:如果你是刘寅,要走上《中国达人秀》的舞台唱歌,那么你认为有哪几段人生经历值得展示?
  学生1:作为支教教师的经历值得展示,因为这时的他在为社会作贡献。
  学生2:在餐厅当服务员的经历值得展示,因为这时的他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他人服务。
  教师:无论是为社会作贡献,还是为他人服务,都是刘寅在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回报社会,这表明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教师:设想一下,接受捐赠后,刘寅将来的人生旅程会怎样?
  学生1:继续当支教教师。
  学生2:会贪污,因为手上有了很多钱。
  学生3:成家立业,过平凡的日子。
  教师:面对公利与私利,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不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接受捐赠后的刘寅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教师甲的引导属于主观预设,这种预设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设想回答,导致学生个体的主观感受完全被忽略,课堂情境的设置不具有实际意义。教师乙的引导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充分发挥情境预设的作用,通过开放性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最终实现知识的生成,甚至在对话中产生意想不到的亮点。
  变“预设”为“生成”是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的精髓。只有让情境设置和问题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知识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艺术。教师以各式技巧组织教学,必须将“以生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理念的践行中不断反思,最终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