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视角下宏观调控与区域差异协调性研究 从儿童视角看中西方有差异的地方

  内容摘要:由于地区之间产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宏观调控如何应对区域差异,使中西部地区成功地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从而完成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宏观调控 区域差异 产业转移
  引言
  我国存在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因为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周期存在不同步性。东部地区作为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和动力,当其经济景气值进入较高状态时,就可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涨时期,加上宏观调控决策主要侧重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主要以权重较大的东部发展为参照,当东部开始堆积泡沫时,采取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这时中西部经济才刚刚启动或者即使与发达地区同时启动,但是上涨很慢,所以可能在上涨初期就由于调控因素而调头向下,无法到达高涨阶段,使得正常的经济发展周期出现断层。统一的调控政策也就成为了加速分化的原因。落后地区慢复苏、快回调,发达地区快复苏、慢回调的特征使得统一的宏观调控有强化地区差距的可能。而东西部政府官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别对宏观调控具体操作的理解水平差别很大,导致落后地区政府在执行中央紧缩政策时力度过大,方式、方法过于简单,这些都使得宏观调控有可能加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初始积累、产业起步于集聚的最佳方式,所以研究宏观调控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进而如何作用于产业转移,对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产业转移视角研究在地区间差距较大的现实情况下,由于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初步分析通过区域调控促进产业转移的可能方式。
  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及产业转移的作用
  (一)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
  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地区差距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从纵向比较来看,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是从横向比较而言,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国家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表1为2008年经济普查后的全国各地区主要经济发展数据,表2为2004-2008年全国各省份(地区)的GDP总量及各年度经济增长速度。从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巨大,而且发展具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无论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各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总体上来看,经济总量、经济要素仍然在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这种集中化趋势仍很明显。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一直在持续的增加,而中部、西部、东北则略有下降。
  (二)产业转移的作用
  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经济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高度重视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产业转移是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良好发展的最好方式。产业转移对转移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对中西部落后地区来说更为重要。对东部地区而言,它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对中西部地区来说,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启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较好方式。
  一是产业转移可以带来要素注入效应。中西部地区的特点是自然资源、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缺。这也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由于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技术及其他无形要素的转移,具有综合性,因而接受产业转移能够使中西部地区迅速积累起相对短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技术溢出效应。产业转移是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向落后区域的转移,具有梯度性。这决定了移入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要高于当地产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这样就会产生技术溢出。技术溢出的两种途径:第一,移入产业的技术本身被移入区产业模仿、消化、吸收,导致移入区的产业技术进步;第二,具有先进技术的移入产业对落后地区相关产业产生前后波及作用的过程,通过综合作用带动落后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复杂的综合关联带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特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落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产业转移可以带来结构优化及竞争效应。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使得落后地区产业机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和比例上增加,使其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同时,产业转移意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这种包含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扩散源对原有的较低层次的产业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而先进产业及优势企业的进入将迫使落后地区的原有产业或企业不得不采用先进技术,并与先进企业进行竞争,这将打破落后地区原有产业的低效垄断局面,提高其产业竞争力。   四是产业转移可以带来观念提升效应。落后地区往往表现出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平均主义、依赖心理与懒惰思想,这是造成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的重要根源。发达区域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引入产业转移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不仅带来技术、资金、品牌等有形资源更会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管理方式等无形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对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注入新的精神力量。现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不只是经济层面的,更是制度、观念、意识层面的。之前媒体曾大量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因为当地房价高涨、生活成本太高而选择返乡,但很多年轻人回到中西部的家乡后却无奈重新回到东部大城市,背后的理由是中西部地区的社会节奏太慢、社会缺乏活力、制度上更加落后、“拼爹”现象太严重,这种思想、生活方式上的差距而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留不住、引不进人才。
  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阻碍
  (一)打击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热情
  对发展速度较快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国家发改委对过热行业拉响的调控警报,尤其是央行采取的控制信贷增长的措施,对“中部崛起”和“加快西部发展”的经济抱负,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反冲力,往往使中西部地区的热情受到打击。 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本地产业及企业竞争力还相对弱小,很多冲击在东部沿海地区可能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本地产业及企业的市场地位就可以缓冲、较平稳地度过,在中西部地区却往往会使本地经济遭遇重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经济的活力。例如东部城市温州地区在历次宏观调控中总是首当其冲,但当地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与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活力,总是使得温州能率先走出困局;鄂尔多斯、神木等地区面对经济环境转差则显得应对乏术,使得当地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严重受挫。
  (二)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要素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而宏观调控按一个标准,某些产业要素流入如技术、人才有可能因为国家项目审批、宏观调控等因素突然终止或回流东部,这对于某些初具规模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阻碍。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直接原因是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紧缺、地价高涨,而人口红利结束后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也使得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出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经济的巨大差距,应抓住机会在这样的大机遇下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要素流动。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出发,一个地区只有出现产业集聚才能留住产业,如果产业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前终止,则之前承接的产业转移也有再回流东部的可能。
  (三)信贷紧缩给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带来大的冲击
  由于在信贷紧缩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规模与利润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已经很大,相对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来说,中西部地区企业无论是在规模、利润、抵御风险的能力、对政策工具及资本市场工具的运用上都处在不利地位。所以中西部地区企业在宏观调控下往往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民间资本更加发达,在无法从国有大银行获得贷款的情况下,民间资本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替代银行资本,帮助东部地区企业渡过信贷紧缩的时期。东部地区还依靠资本市场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来获得资金,以上市公司为例,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在证监会备案的等待上市的公司中,也以东部地区为主。东部地区强大的经济总量带来的本地市场效应使得东部地区企业在面对信贷紧缩时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有更多的办法和选择。
  (四)市场经济基本功能、载体的建设可能会受到紧缩政策的不利影响
  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项目其实都是在还历史的旧账,落后地区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功能、载体上还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力量进行建设,而突然的紧缩性政策将给这些基本的建设带来影响,对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来负面效应。以地铁及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例,目前东部地区大城市地铁基本都已经开通,规划线路很多达到十几条之多,中西部地区即使大城市部分地铁也未开通、开通地铁的中西部城市规划线路也很少。长三角高铁网络更是已经使得江苏、上海、浙江成为1-2小时经济圈,中西部地区则在“7.23高铁事故”后,很多高铁线路建设基本陷入停滞。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紧缩,将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实行区域调控以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一)在货币政策上实行区域调控
  在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体现出区域化和差异化。针对落后地区资金外流的情况,应对落后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综合考虑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当地资金供求状况和支农再贷款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从规模、期限、放款、贷款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在规模上,适当向落后地区倾斜;在利率上,对落后地区继续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对落后地区金融稳定再贷款、再贴现等实行优惠利率,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支持。
  (二)在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调控上实行区域调控
  由于过去落后地区欠发展,许多方面尚未完成“量”的积累,迫切需要加大投资。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往往以发达地区经济的“过热”信号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切入的时机。此时实施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必然给刚刚启动的落后地区经济、许多行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应充分重视我国宏观调控中地区差异、行业差异等结构性因素,对落后地区实行差别的金融调控政策。无论是在考察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投资增幅等经济数据,还是确定贷款增长、投放规模等调控计划上,均应考虑过去欠发展因素。
  (三)在财政政策上实行区域调控
  在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方面,各国普遍采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等财政支持方式。政策性金融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和解决信贷配给,用以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并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银行及社会资金支持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在财政收入上存在短缺,靠自身积累无法完成发展的目标,必须由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帮助中西部地区建立基本的基础设施,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   (四)在产业政策上实行区域调控
  在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方面,各国普遍采用产业政策给予支持。如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相关产业,如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在对东部地区进行控制、停止审批的情况下可以允许西部地区继续发展。这种产业政策的支持会帮助中西部地区迅速建立起产业基础,帮助其完成初始的技术、人才、资本积累。对于东部地区已经淘汰或者不太适合发展的产业应该优先鼓励、导向其落户中西部地区,既可以帮助这些企业继续生存发展,又可以给中西部地区机会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考虑给予企业税收及政策优惠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以达到双赢效果。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产函数及资源禀赋的区域,实行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改进。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则不应实行单一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国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受到限制,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缺乏多向均衡流动的渠道,要素流动更倾向于加大区域间的差距。同时,我国东、中、西部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差异巨大,行业间发展快慢不均,与之相关联的产业结构、微观主体行为偏好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地区面对同一调控政策所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目前我国还无法通过无差别的调控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的最优化。如果过分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别,各类资源要素会继续流向发达地区和强势行业,而弱势区域、行业和群体则失去公平发展的机会。区域和行业间发展会继续失衡,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针对不同经济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宏观调控政策,要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关注要素的变化,及时针对不同要素的流动与特点进行合理引导,提供有利政策,帮助东部沿海先进或成熟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提升东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完成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并使中西部地区完成要素积累及产业集聚,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的竞争力,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比较优势。
  深入研究区域差异在宏观调控下的变化,及在此情况下产业转移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要素微观变化趋势及产业政策在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将会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来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帮助。
  参考文献:
  1.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1999年-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3)
  2.龚六堂等.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1)
  3.丁文丽.统一货币政策须关注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4.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