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气氛的小游戏_“动”起来,让游戏玩得更精彩

  我园将班级有计划的划分为四大区域:“健体区”、“健脑区”、“健美区”和“健心区”。通过这四大区域的相辅相成,教师从环境布置到游戏情节的安排,都紧扣幼儿兴趣和需要,注重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建构认知,又能保证游戏本身的“娱乐价值”。同时为使游戏呈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实现游戏在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注意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明确游戏的目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四健”区域游戏正是在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创造、讨论等方法使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根据幼儿在“四健”游戏的兴趣和需要给予适当引导和支持。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关注热点话题
  兴趣往往与问题同时产生,幼儿总是对一样事物或情境感兴趣的情况下而生成了一个个新问题。面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呢?首先教师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及早做准备。为幼儿准备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或热点话题。
  “喜洋洋”的风潮不知何时已悄然进入我们班中,只要定睛一看,总能看到孩子们衣服上、鞋袜上印有这些可爱卡通形象。这已经成为班中关注的热点话题。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的。紧扣这一思想,开展美术活动《漂亮的拖鞋》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拖鞋的制作方法,教师抓住了幼儿对喜洋洋的兴趣点创设了“羊村小鞋铺”。以给喜羊羊们做小拖鞋为背景,请大家动手帮忙,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再次讲解拖鞋的制作方法。当作好鞋子后“怎么区分哪双是谁的拖鞋”摆在我们的面前。因为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小鞋铺里大家都在认真探究每个细节,很投入。
  二、从幼儿需要出发,创设实践机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幼儿的思维、知识经验等受其年龄的制约,对事物的探究依赖于之间动手操作获得的经验,因此在区域中为幼儿建构可感知、可动手、可体验的实践机会与氛围是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和体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
  在“健心区”的游戏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我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幼儿的需要。在“奇奇小吃店”中教师投入了丰富游戏材料。可让幼儿动手为顾客烹饪美味佳肴,但是总能看到当服务员倪蔚然接了一通电话后就拿起了一些事物跑到建构区中,接着又跑回来。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在点评活动中,我有意请倪蔚然说一下今天的游戏情况,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果不其然倪宝说了“电话事件”原来是在给建构区送外卖呢。将这个现象在点评活动中提出来后幼儿根据“有什么办法使外卖的事物能安全送到目的地”这一问题,提出“用一块毛巾裹着食物送过去”“用一个篮子装好提过去”“做一个外卖餐车送过去”等多种设想。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让幼儿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一一验证。通过反复之言,幼儿觉得还是用外卖餐车最好,这样又方便又卫生。对游戏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投放丰富材料,完善区域环境
  精美的材料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我们更应注意材料本身是否会有促进幼儿学习、探究等活动的价值,绝不能仅看其外表。如果仅是好看,幼儿随意摆弄,厌之而后弃之,那么,再精美的玩具又有什么用呢?正如在“健脑区”我们购买了现成的玩具等材料,外表精美,色彩鲜艳,但结果幼儿摆弄一会儿,就闲置在一边了。反倒是一些“其貌不扬”的自制玩具更得幼儿的亲睐。陶行知认为,创造性地建设生活、学习环境,是对幼儿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因此有价值的材料是重在考虑玩具本身发挥的激趣性,启发幼儿不断的探索、发展。
  四、游戏点评,成果交流必不可少
  幼儿间的交流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认知经验,从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说游戏后的点评交流必不可少,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儿童游戏观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发展水平做出判断。从而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发现的秘密和问题告诉大家,使幼儿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也是的教师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最新动态。做出最佳判断。
  例如:游戏点评时间到了“健脑区”的主管李瀚宇主动分享了今天的游戏成果:“研究所的生意太好了,顾客进来做题目很快就拿到了工资”。“那顾客做了什么题目呢?”我邀请了几名小客人说一说,“我做了6以内的分分合合还有七巧板拼图”,“我做了七巧板拼图和树叶项链”……原来如此,大家进入研究所都是做自己会做的,这样赚钱当然就容易了!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当通过第一关后可以转第二个转盘做另一个闯关游戏。
  这样一来,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更高了,也能尝试各种程度的题目。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在游戏中感受,引发经验交流。通过聆听幼儿的表述,及时扑捉“闪光点”发现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开展游戏打好基础。
  五、教师抓住角色定位,有效利用师幼互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易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师应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才可以深层次地体会到幼儿的需要。而教师的参与往往会引起幼儿持续不断的探究兴趣,通过提问、暗示、介入等方式帮助幼儿建构知识经验,使其获得充分发展。
  总之在班级“四健”区域游戏中,教师需要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及时调整、完善、丰富游戏的内涵。幼儿也需要老师支持和鼓励,为幼儿创设积极的环境,投放丰富的材料,这样才能在区域游戏中获得良性发展,主动建构自身的认知经验。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在“四健”区域游戏中真正实现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