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马尔克斯的台湾奇遇记]马尔克斯

  开往狗神庙的车辆使沿海道路陷入瘫痪,沿海高速公路上停靠的汽车,绵延数公里之远。与其它在白天祭拜神灵的神社不同,祭拜鬼神最好在午夜之后,这也是鬼神显灵的最佳时间。
  1988年我得知联邦陪审团已经向我发了起诉书,美国政府以世界头号大麻走私组织头目为由,想要设法将我我引渡回美国。
  在从未来到过台湾的情况下,我直奔台湾而来。因为在台湾,没有人会被引渡,到台湾就安全了。头几天的情况也确实让我感到非常乐观。我爱这里——载着数个乘客的摩托车和轻骑车在马路上呼啸而过,没人带防护头盔,路上也没有交通指示灯,想停哪儿就停哪儿。在这里,造假也是倍受尊敬的行业。但我非常想自己的儿女,回家、摆脱问题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
  我曾经听过一个佛堂的传说——十八王公庙——据说犯下罪的人常到访这座庙,以求得神灵的启示。我坐一辆出租车准备上山解惑。司机向我解释说,19世纪晚期,一艘渔船在台湾海峡沉没,船上17名水手全部丧生,只有一条狗幸免于难。按照传统,当地居民在岸边的悬崖上修建了安葬尸首的墓穴和祠堂。然而那条狗却不愿离去,它跳进墓穴以身殉主,十八王公庙便由此而来。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数字18也是地狱的数量。整座寺庙笼罩在一股既神秘又危险的氛围中。
  庙里的红色立柱之间萦绕着厚厚的烟云,刺得眼睛生疼。人们在祭坛里放上点燃的蜡烛,祭拜重情重义的忠犬,同时为自己祈求好运与福分。参拜人士以香烟代替香烛,这是人与狗神灵之间建立友谊的象征。我问狗神我是走还是留。住持从写有不同答案的64支签中拿了一支给我,司机翻译说:你还是回家吧。 几天后,我进了马德里的恐怖分子监狱,我试图逃避引渡。不过事与愿违,我被判处40年监禁。在最初几年的牢狱生活里,我一直发誓,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在出狱后回到台湾,把那条狗打个粉碎。24年后的今天,女儿Amber陪我一起回到了这里。
  我打算和那条狗算旧账,同时吃喝两不误。我们在台北市中心的Quote酒店入住,这是一家高效运转的精品酒店。似乎就在我睡下的数分钟之后,天亮了。我瞥见Amber踮起脚尖悄悄走出房间,她要去250公里以外的日月潭,体会那里的宁静与祥和。
  第二天吃早餐时,我碰到一个叫David Frazier的美国人,他是《台北时报》的撰稿人,对台湾可谓了如指掌,当然也知道狗神庙的事,从未去过的他提出要载我们去。
  无论在哪里,要和鬼神交流一定要在夜晚才最为适宜,所以我和Amber在找到十八王公庙时,并未对它的人烟稀少而感到惊讶。我一眼认了出来,不过让我惊讶的是,庙的旁边建造了台湾第一座核电厂。David解释道,核电厂在最初的设计时是包括这片墓地的,但每当重型机械靠近神龛便会出现故障。工程师只好放弃原计划,在墓地的边缘修建核电厂的外墙。最初的本地祭拜也演变为了全岛的崇拜热潮。神龛成为了反核示威的焦点,并最终成了台湾最热门的寺庙之一。
  带着对未知的惶恐,我们缓缓走进祠堂。在我关押的日子里,那座6尺高的灰狗石像一直在脑海萦绕,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两座更小的铜狗像。这让我几乎打消了要踹狗屁股的想法,一股莫名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不敢冒犯,不过话说回来,这狗像的屁股谁也够不着。之前凶悍的大嘴,现在成了甜甜的微笑,我将右手伸进一只狗像的口中。我回来了,我健康地活着,还有女儿陪伴,如此快乐的生活还有什么可求。
  台湾不该像其他地方一样饱受经济衰退而变得萧条吗?近几年,我看到不少晦气的新闻标题——失业率又创新高、经济增速之慢前所未有、股票市场元气大伤、SARS病毒吓跑了来访商人等等。
  然而这里却依旧笼罩着寻欢作乐、把酒言欢的氛围,各色酒吧餐馆挤满了人。“大家花钱就是一整夜,畅快地吃喝、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干杯喝酒,兴致高昂。”我在台湾的好朋友小李这样说。
  楼上是露天的吸烟区。几个卫星接收天线连接着巨大的等离子电视屏幕,播放着足球赛、F1赛车、踢踏舞,观众则是一群玩着桌上足球、台球或者飞镖的老外。没有飞镖靶,只有被刺得千疮万孔的马克思和卡斯特罗的照片。
  “台北的新花样,” 李说道。“台湾人喜欢新奇的东西。”
  另一个晚上,我们在一条挤满人的人行道上艰难地前行。迎接我们的是穿着讲究的侍者,我们接过菜单卡,等我们点好菜后他们便会再过来。鼎泰丰是台湾最有名的餐馆,餐厅里有几十个像外科医生的师傅、成堆的竹子蒸笼,还有大量的猪肉和面团,经过揉搓后便包成了餐馆的招牌-小笼包-皮薄肉鲜,没有过多的水分,口感刚刚好,蒸好就上桌。
  由葱、姜、猪肉、豆油以及芝麻油做成的最经典口味无疑最受欢迎。餐厅内的地板和家具,比我去过的任何一家餐厅甚至那些高端的私人医院和诊所都要干净。入席后,有专门的指导向我们讲解哪个小笼包配哪种酱、先吃什么后吃什么,礼貌而且非常仔细。
  餐厅的装饰采用了明亮的色调,让客人们能够很快地吃完然后离席,餐桌周转率非常高。人们来这里只是为了吃,不找浪漫。
  街头小吃摊撑起了台北非常发达的24小时小吃文化,不管是在寺庙还是剧场,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它们的影子。简单、新鲜是台湾街头小吃的特点,新鲜在于周转很快,简单则是因为每家小吃摊专注于一种品类。几张凳子、一个发电机、一罐燃气、一个烧烤架、一口锅或者蒸笼,这就是大多数小吃摊的基本设施。
  最显眼的街头小吃莫过于烟气四溢、火焰呲呲的烤香肠和烤鱿鱼,尽管如此,台北夜市也有很多买其他小吃的摊,比如炒饭、粥、烤牛肉、牡蛎煎蛋、葱煎饼、烤猪肉、烤栗子、新鲜果汁和饺子。
  我发现台湾人都挺友善、休闲。我偶尔也会想,台北忙于制造东西,哪有时间招待游客。但是这里的一切都是原创的,你所看到的一切也都是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他们展示给游客的一切也都是真真切切的,这可能是因为游客太少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