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10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5国际贸易政策 5国际贸易政策 5 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5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 发展与现状特征 5 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1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构成2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3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3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因素3 2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 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 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构成 1 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 目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国根据本国的政治及经济状况制定的管理对外贸易活动的条例 法律 法规等原则和制度的总和 1 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 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出发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总的原则 方针和策略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国内的产业结构 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供求情况 物价和就业等因素分别制定的对于不同商品所实行的不同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对外政治 经济关系制定的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市场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经济关系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不加干预 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 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待 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输出入 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积极干预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 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国外商品和服务的进口 保护本国的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竞争 同时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给予优待和补贴 以鼓励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依据 保护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依据 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 改善国内的经济结构 改善国际收支和增加就业 反对倾销和补贴 维护公平贸易原则 改善贸易条件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国内外经济实力的对比 本国的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国与别国在经济 投资方面的合作情况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需要 本国国内市场的商品供求状况 本国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的保留情况 本国的国际收支及贸易差额状况 本国在多边或双边协议中所应中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思想和贸易理论 5 2外贸政策的演进 发展与现状特征 中世纪时期 鼓励进口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贸易保护 自由竞争时期 自由与保护贸易并存 资本垄断时期 超保护贸易 二战后初期 贸易自由化 70年代以来 新贸易保护主义 1 中世纪时期 鼓励进口的政策 在11 15世纪 西欧各国大都奉行的是鼓励进口 限制甚至禁止出口的政策 背景与依据 为了维持国内生活必需品 特别是粮食的供应 为了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策措施 一是不仅对进口征税 对出口也征税甚至禁止出口 二是建立市场 集市和中心贸易城镇以吸引外国商人 在进口方面展开相互竞争 同时增加税收 2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早期政策特点 国家严格管制金银的流出 在对外贸易上 要求尽量多卖少买 甚至只卖不买 要求对每个国家的每笔交易都要保证实现顺差 故称 货币差额论 执行财政关税政策 晚期政策特点 允许金银输出 但要从事海外贸易 尤其是大力发展转口贸易 在对外贸易上 主张既要多卖也要多买 要多进口国外廉价的原料 饲料 降低国内的生产成本 鼓励扩大本国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 在对外收支上不必对每个国家的每笔交易都实现顺差 只要该国在一定时期保持总的外贸顺差即可 也称 贸易差额论 执行的是保护关税政策 保护国内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3 自由竞争时期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并存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废除谷物法 逐步降低关税税率 减少纳税的商品项目和简化税法 取消特权公司 允许一切行业和个人从事对外贸易 废除航海法 对殖民地贸易政策的改变 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 法国的贸易政策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则经历了由保护贸易向自由贸易转变的过程 美国和德国的保护贸易政策 为了保护本国的新兴民族工业 抵御英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一直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其主要办法是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 4 二战前垄断时期 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一是其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国内的幼稚工业 而且包括高度发展的垄断工业 二是其目的不仅保护国内市场和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 而且要占领国外市场 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三是其性质不是防御性的 而是进攻性的 四是其手段不仅是提高关税 还包括种类繁多的非关税壁垒 五是不仅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以维持商品的垄断高价来保持高额利润 同时 还将部分垄断高额利润作为补贴 以倾销价格向国外进行倾销 占领国外市场 将生产扩大到最大限度 5 二战后初期 贸易自由化 主要表现 一是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 二是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 主要特点 一是主要在多边 区域或双边的贸易协议框架内进行 二是在国家资本主义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主要反映的是垄断资本的利益 三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四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6 20世纪70年代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 产生背景 一是世界性经济危机 二是主要工业国的发展很不平衡 主要特点 一是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二是奖出限入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三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四是贸易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五是贸易上的歧视性有所加强 7 对外贸易政策的现状特征 7 1管理贸易制度的出现与广泛运用7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和推广7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贸易自由化趋势产生背景 冷战结束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由化政策的推行 WTO的成立 主要特点 它是战后以来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反映 很大程度上在GATT WTO框架内进行的 不仅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也是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 管理贸易制度的出现与广泛运用 管理贸易制度 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 加强对外经贸有秩序 健康发展的管理 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 区域或多边贸易协定 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特点 一是提倡贸易自由化 但在自由化的过程中 政府会采用国内立法和对外签订贸易条约的形式进行干预 二是主要采用的是非关税壁垒措施 不违背降低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原则 三是政府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适度的经济增长 低失业 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以及管理进出口 控制价格 缓和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核心 以国内的贸易法规 法令和国际贸易协定与条约来约束贸易行为 国际贸易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和推广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 斯潘塞 克鲁格曼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 理论特点 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 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 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 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政策本质 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 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 政策内容 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约束条件 一是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将会引起政府决策失误 二是对某一行业的补贴往往有损于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是贸易对手的报复行为也会使该政策失效 四是多边贸易规则 国际贸易 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论 该政策的主体内容 在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 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 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 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 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 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 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 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利润转移论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 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进口政策 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转移国外出口商的部分垄断利润 增加本国的净福利 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 通过国内市场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 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国际贸易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包括技术性外部经济 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 和收益性外部经济 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 两者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