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技能扶贫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三篇_针对性和实效性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素有“青海门户”之称。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平均海拨2225米,降水量350毫米,气温8.4摄氏度,无霜期181天,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境内西高东低,山川相间、沟壑纵横。8镇14乡318个村,总人口3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占总人口的90%。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万人,占45%,实有劳动力17.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7.4万亩,其中浅山地42.2万亩,占总面积的62.6%。人均占有耕地2亩。

一、基本现状

“十五”期间,民和县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县”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以稳定解决温饱和持续增加收入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以实施扶贫开发“四大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多方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式扶贫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条适合民和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

——扶贫开发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66亿元,年均投资0.53亿元,与“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年均投资0.22亿元相比,年均增加投资0.31亿元,增长140.9%。

——县域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趋势。2006年底,民和县完成生产总值14.5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8%、55.3%和148.7%。

——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十五”期间累计建设雨水集流窖7660眼;设施农业新建日光节能温室6200栋,人畜饮水工程总投资5993万元,国家补助4105万元,解决12.39万人,14.3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全县318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新修维修渠道120公里,新建和改建县乡公路里程2010.2公里,使全县175个贫困村都修通了砂石三级公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累计退耕还林草4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面积达到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9.5%,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十五”期间累计投资2674万元,新建小学71所,面积35973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全县初步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科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的科技推广网格,每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大力推广各种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共计新建村卫生室29个,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2006年底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7.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9‰以内,94%的贫困村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按照新的贫困标准测定,截止2006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2.48万人下降到6.27万人,累计解决了16.21万人的温饱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保持了政治稳定,而且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扶贫开发“四大工程”成效显著。一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启动实施。2004至2006三年中已在20个乡镇45个贫困村中共投资4225.2万元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项目涉及种养业、基础设施、加工、运输、商业及科教卫生等计13个类别,覆盖贫困户9203户,44149人。二是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共培训贫困农民6.5万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员4180人(次),累计完成剩余劳动力输出54万人(次),完成劳务收入9.6亿元,年人均劳务收入894元。三是产业化扶贫正在兴起。重点扶持了藏毯编织、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乳品加工、牛羊育肥、中藏药材加工等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四是异地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实施香巴、塘格木异地扶贫和古鄯、硖门易地就近扶贫项目,共安置生存条件差、就地无法生存、地区移民900户4839人,并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发到省内外搬迁落户的1545户6953人,大部分移民实现了一年搬迁安家,两年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二、制约因素

民和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八七攻坚”和“十五”期间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的讲,全县贫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发达地区相比,一方面肩负着解决县内相当一部分人口温饱的重负,另一方面存在着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压力,资金、人才等社会资源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更加处于不利的地位,就民和县而言,差、深、低、弱的问题仍然是形成贫困,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1890.82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浅脑山占79%,干旱缺水日趋突出,加之交通信息不便、自然资源少、土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丰年增收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2002年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被核定的全县贫困村有175个,贫困人口20.22万人,占总人口的53.9%,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为10.47万人,点全县贫困人口的51.78%。三是农民素质低。全县17.5万成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6.63万人,文盲半文盲的占5%,教育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加之地处偏僻、信息不畅、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慢、应用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由于缺乏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十五”期间,财政收入增加1544万元,达到3564万元,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使县级机关自身的正常运转都难于维持,更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

三、对策建议

贫困与落后是民和县最大的县情,而大力加强扶贫开发是民和县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因此,“十一五”期间,民和县扶贫开发应从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转入以“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不仅要承担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任务,而且承担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和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三大战略任务。

(一)全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根据《民和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力争在2010年基本完成尚有的13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不断总结过去三年整村推进成功的经验,不断改进整村推进新的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坚持从民和的实际出发,选中等的贫困村先搞,在取得充分经验的基础上,转向最边缘、最困难的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贫困村的实际整体考虑,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村级扶贫开发规划,把整村推进与其它扶贫开发项目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有机的统一起来,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特别注重安排好增收项目,确保每一个贫困户有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解决制约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问题上,集中力量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要按照整村推进“六基”的要求,整合资源,配套建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二)加大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力度。劳动力素质低,是造成民和县贫困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做为特殊商品,其优势在于素质的提高。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是减少贫困农民,富裕农民,建设新农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提高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为此,民和县要加强对“雨露计划”的实施,在坚持政府组织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的基础上,要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基础建设和组织输出三个重点,全力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摸清底数。根据农村劳动力变化情况,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摸底调整,动态掌握实数,做到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为有计划的安排培训,有序组织转移打下基础;二是建好基地。以县职业学校为中心,以乡镇劳务服务站为依托,以村为阵地三级转移培训网络,承担不同的培训转移任务;三是提升能力。要加大投入,加强县职业学校为基础地的培训师资、设备、实验、试习场所、食宿条件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地标准化建设和转移培训能力建设;四是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对外输出为主攻方向,采取定点、定向、定单三种培训方式,开设所需的多学科专业,加强培训转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外输内转。为加大转移就业力度,对外要采取“四推介”的方式:既县政府组织、网上推介,部门协作、合力推介,扩大关系、定单推介、能人带动,社会推介。要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成立民和农民工维权领导小组,无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服务。允许土地合法流转、承包、转让、入股并提供保护服务。对内要激活二、三产业市场,加强小城镇开发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推动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三)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扶贫工程。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为目标,根据民和独特的物种资源和自然气候,发展特色农业,调整结构增加收入仍有很大空间。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范化发展、市场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结合民和资源分布地域特点,在产业化扶贫方向上,逐步建立五个产业区:(1)南部以中川、官亭等川水地区为主,在扩大循化线椒、乐都长椒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扶持三川地区独特的花椒、辣椒、核桃、豆辩、胡萝卜素精深加工企业;(2)中部以马营、满坪、古鄯等脑山地区为主,进一步扩大杂交油菜,豆类作物种植规模,扶持有一定规模的粮油加工企业;(3)北部以巴州、李二堡、新民等浅山干旱地区为主,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强化精淀粉的就地转化和外销;(4)川官一线以川口、古鄯、官亭等沿途乡镇为主,重点加大科技投入,以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推广稀有食用菌,以精深加工和商品化为重点,全面提升现有节能温室的效益;(5)县城在抓好威斯顿淀粉加工、康意生物能源、中藏药材加工,工业园区开发的基础上应注重引进和扶持民族用品、轻纺织品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加大劳动力就地培训转移,加快川垣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打造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

(四)突出抓好异地扶贫开发。按照《民和县2006-2010异地扶贫开发规划》、“十一五”期间,异地扶贫开发在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自然条件差、生存空间狭小的贫困农户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种形式并举的办法,积极稳妥的开展异地扶贫。一是以易地移民为主,对带有地质灾害,生存条件差的联合、新民、中川三乡的188户,940人进行就地转移,安置在“近路、近水、近田、近电、近医、近校”的适宜位置;二是以满坪、官亭、硖门等八大集镇为主实现1210户,5440人的小城镇移民扶贫开发;三是以新建的民和川垣新区为主,实现20个乡镇的176个贫困村2350户,12500人,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劳动技能的城镇化转移,加大川垣新区的城镇化进程;四是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推介,将18个乡镇1659贫困村的5000户、26000贫困人口逐步转移到格尔木、诺木洪、新疆、西藏、甘肃等省内外,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

(五)齐抓共管,注重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扶贫开发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社会系统工程,民和县能否如期完成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部门的协作、社会的帮扶、资金的投入和产业的效益。一是继续坚持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抓扶贫开发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识,真正把扶贫开发放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和稳定社会的首要地位,对贫困的状况、扶贫的思路、开发的目标,要心中有数。明确责任,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二是坚持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扶贫、卫生、交通、就业、水务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按“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资源,多头并举,分工协作,促进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发挥。三是要加强东西部及中直机关对口帮扶和省、地、县部门联点帮扶工作,要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全力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四是加大整合资金资源上的力度。在保证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统一使用的基础上,注重有关行业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科技扶贫资金和扶贫信贷资金的配套使用,加强和监督检查,提高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确保6.27万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使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增长7%以上;返贫率控制在12%以内,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关于加强技能扶贫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如期实现整县脱贫目标,今年以来,县委提出实施了整县推进“十个到村到户”攻坚战略,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攻坚的重心是产业,帮扶的核心在人员。实施贫困人员的扶志与扶智,综合提高劳动者致富技能,是精准扶贫最为迫切的任务。近期,我们对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作了调查,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以乡村劳动力为重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以厨师、电商、种植、养殖等多个专业为培训内容,全面加强了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015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573余人,其中:就业前培训5630人,再就业培训1200人,创业培训1670人,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能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73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500余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5000余人,培训就业率达60%以上。根据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跟踪调查表明,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月平工资3500元,是培训前务工收入的1倍以上。总的来看,我县转移劳动力培训总量、就业结构、劳务技能、文化程度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培训层次不断加深。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开设了果树、园林、花卉、蔬菜、中药材、制茶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培训1500人,现已培训437人。二是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随着“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的就业条件和环境,为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截止目前,已开展电商创业培训22期,培训电商人才1532人,被单位聘用532人,自主创业有128人,带动就业1000余人。该项培训不仅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帮助,也为我县电商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社会效益更加显现。三是围绕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充分整合利用目前公共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建立了稳定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另一方面,有效利用政策引导机制,广开社会力量办学,吸纳了3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分别开设了厨师、汽车驾驶、电脑、电商、茶叶加工、茶艺、保安员、农家乐经营管理等多个专业,形成了多门类、多形式的培训实体。通过引导、落实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并辅以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公民道德规范等知识培训,提高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策支持和维权意识,增强了就业创业信心。

(二)劳动力收入不断提高。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就业后,月均收入比在家务农高,也比未接受培训的农民高,为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十八里长峡双桥村为例,该村劳动力有768人,至2016年末全村外出劳动力达到228人,比2014年增长250%。其中举家外出(全家在户籍地乡镇以外的地方居住六个月以上)的人数占21,1%,以个人形式外出的人数占78.9%。从外出务工地点看,在省外务工的人数为122人,占总务工人数的53.5%,在省内的占46.5%。从外出地区类型看,在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沿海一带务工的占14.9%。从外出务工时间看,外出6个月以上的占82%,3--6个月的占18%。2016年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8500元,占全年农民收入的50%以上。倍受青睐的“竹溪厨师”月工资就在6000元以上。

(三)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全县农村劳动力随着扶贫开发培训富有成效的实施和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动力文化素质有了进一步提升。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显示,全县贫困劳动力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69.3%,初中文化程度占27.9%,高中文化以上程度占2.8%。与2014年相比,低素质劳动力比重降低,较高素质劳动力比重上升,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降低了0.5个百分点,高中以上劳动力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从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看,2016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0.3%,比2014增长了0.1个百分点。

(四)从事行业不断拓宽。从以往大多数务工从事的采矿业逐步向电商、餐饮、制造、建筑等多行业纵深发展。过去我县多数外出人员主要从事的是采矿、建筑等体力型行业,经过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和相应的技能培训,从事行业逐步向多样型、创新型、稳定型行业拓展。目前,在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20%的从事建筑业,约40%的人员在大型公司从事制造业和机械操作,约40%的人员从事商饮等第三产业。

二、主要问题

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中存在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不高、整体技能偏低、劳动力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瓶颈。

一是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相当部分劳动力的素质不相适应。以我县茶叶产业为例,作为茶叶大县,竹溪现有186家茶叶加工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含季节工)3万人以上,但经过正规制茶技能培训的茶叶加工工人却不足200人。也就是说,每10家茶叶加工企业不到两个制茶师,即便如此,不少制茶师也只是满足于现有的制茶技术,缺乏茶叶深加工的制作技能。而其它待转移的劳动力应掌握的就业技能就更加不多了。从文化程度看,全县贫困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总劳动力的70%左右。在现有贫困劳动力中,90%左右的贫困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由此,虽然不少用工企业需要的只是普通工,但受文化水平低和职业技能缺乏等因素的制约,贫困劳动力在工种选择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急需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只能“望工兴叹”。

二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由于贫困劳动力在思想观念、教育水平、文化技能、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差异,在技能培训和就业求职上存在“不愿学”和“不愿干”的问题。“不愿学”是对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有的认为把参加培训当成为完成县、乡、村下达的任务,在行动上存在“找借口不愿参加学习,参加了也是支个差”。据调查,在现有贫困户中,因缺技术致贫的全县就有2252户、7110人。同时,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口多为老人、妇女,没有自觉接受培训的主观愿望,培训对象难以确定和组织难度加大。“不愿干”是因为受就业“体面”观念的影响,多数年龄偏大者固守土地不愿离乡就业,对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苦重累工种,如环卫工、护工、搬运工等“体力型”工种又不满意,在就业选择上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两不”现象。

三是培训资源相对不足。一方面,培训设施落后,用于电子商务、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等硬件建设不够。部分乡镇无固定培训场所,无力承担培训任务。另一方面,投入扶贫培训的专项资金有限,按照“个人交一点、集体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三方筹资方式难以实施,培训经费全部依靠有关培训项目补贴。培训项目补助标准普遍较低,有的培训农民需要承担车费、伙食费、住宿费等费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培训实材、下乡送教培训、职业介绍等无专项补助经费,增加了培训机构工作成本。

三、几点建议

按照“就业有技能”的要求,整合“技能就业培训”、“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订单式、定向式“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开设“企业订单班”、“特色专业培训班”、“田间产业培训班”、“家庭培训课堂”,通过大力实施务工就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有创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创业培训,为实现整县脱贫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突出政府主导责任。把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纳入目标管理,制定实施竹溪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责任清单,统筹安排各类培训项目和资金,整合农(林)业、教育、畜牧培训资源,发挥全县定点培训机构主阵地作用,统筹调配使用各方面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等措施,指导精准对接培训需求,督查考核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活动。乡(镇)、村负责组织参训人员,提供培训场所。形成政府主导、镇村组织、部门施训、责任明确的分工体系。

(二)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在开展现有的电子商务、厨师、汽车驾驶等专业工种培训的基础上,精准掌握县内外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听取企业用工需求和对劳动力培训意见和建议。在培训内容上,以贫困劳动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为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需施策地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实际制定“地毯式”培训计划,下沉到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地毯式”培训。让扶贫对象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和内容,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避免对培训时间和内容搞一刀切。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全覆盖,有技能基础的贫困人员就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着力优化培训方式。根据培训专业和培训条件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可集中组织贫困人员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也可组织开展送教下乡、进村培训活动,把培训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贫困人员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实行农忙与农闲、短期与中长期、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通过开办“夜校”、“家庭课堂”等方式,不断满足贫困劳动力培训时间的需求。同时,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及时跟进,全力做好培训后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力求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努力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确保贫困户能增收致富,助推整县脱贫摘帽。

(四)精心设置培训清单。在培训专业(工种)设置上,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精心设置好培训清单。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结合温室蔬菜种植、茶叶、农畜产品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开展药材、蔬菜、瓜果种植、特色养殖及加工等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重大项目建设等用工需求,结合各类工程建设,开展钢筋工、砌筑工、电焊、土石方机械操作等方面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围绕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结合“百里三廊”建设,积极开展园林、花卉、果树、乡村导游员,旅游餐饮、农家乐经营管理等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要做大叫响“竹溪厨师”劳务培训品牌,开展与县内外大型酒店、大中城市餐饮企业联合进行定向性的竹溪厨师、酒店和家政等服务业的技能培训,把“竹溪厨师”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扶贫培训师资选聘机制,采取自培、兼职、聘用等途径,注重从相关职能部门和扶贫第一线人员中选聘优秀兼职教师,分级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扶贫培训师资库。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现有培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定期培训,切实解决基层培训教员知识老化的问题。根据我县产业项目扶贫培训需求,以“种”、“养”、“加”、“转”等扶贫典型为案例,拿出专项经费,抽出专业人员,整理编写通俗易懂的本地培训教材。开辟各类扶贫培训基地,建立扶贫培训信息平台,创建扶贫电教网络,增强扶贫培训工作能力。

(六)落实就业培训政策。按照“零距离、零费用、有补助”的就业培训有关精神,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就业创业专项培训政策。凡贫困劳动力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的,提供免费培训,并可享受每人每天8元生活补贴。贫困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七)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培训质量鉴定机制。在培训结束时,组织职业鉴定机构进行综合考核鉴定,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贫困人员技能培训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培训信息台账,将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免费开展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站式服务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扶贫培训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培训动态监督管理,把贫困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纳入精准脱贫的重要考评指标,并将培训质量作为评价培训机构(单位)、拨付培训补贴资金的重要依据。强化扶贫培训资金项目监管,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检查。加强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台账,实行数据动态管理,对培训进度和效果实时监控、全程监督。关于加强技能扶贫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现在,我们进入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科学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深入领会中央精神,落实各项部署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冲刺期”的形势和挑战,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以创新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完善体制机制,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以保障,是中央确定的一个重大目标。

我们党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部分省区贫困发生率还超过15%,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凸显了扶贫脱贫形势的严峻性。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增长速度换挡的经济新常态阶段,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率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阵痛,但是如何确保不影响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自然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要考虑。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市场波动,都会增加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影响扶贫对象脱贫,加上有的贫困户脱贫后又因病因残等造成新的贫困或者返贫现象。而且,剩余贫困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比较深,脱贫难度增大。少部分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一部分扶贫对象面临的是非收入贫困问题。农户贫困与地方政府的相对贫困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可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能力,也影响地方政府撬动金融资源扶贫的能力。能不能啃下剩余脱贫任务的“硬骨头”,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考验。

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为什么要“超常”?算起来,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按照过去30多年年均减贫600多万人的速度计算,到2025年才能实现目标。所以如果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很难按期完成任务。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以创新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完善体制机制,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首先要有正确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找准突破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生态旅游则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近年来按照突出产业扶贫、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扶贫转型升级的要求,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精品粮油、高效蔬菜、健康畜禽等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并且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社会扶贫行动,组织全市10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对帮扶全市108个贫困村,启动乡村光伏、电商、旅游等新兴业态扶贫模式,既培育、壮大了当地龙头企业,发展了特色生态农业,挖掘了旅游资源,帮助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更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从中可见,脱贫攻坚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地干下去。

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还要千方百计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江西省萍乡市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统筹贫困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实施了精准改善条件扶贫。例如,在抓好易地搬迁扶贫过程中,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模式,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并将贫困户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危旧房改造,解决安居问题。

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更要加强脱贫攻坚的精细化管理,把各类资源和要素配置好、利用好,确保取得实效。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加强监测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少地方在精细化管理上有着良好的实践和经验。比如,江西省萍乡市按照“鼓励摘帽、政策保留”的思路,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建卡和动态管理,完善进退机制,使已脱贫者及时退出、真贫困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帮助。建立精准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深入了解贫困特点和原因,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使扶贫帮困真正扶到关键处、帮到点子上,确保扶贫取得实效。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需要我们着力构建责任体系、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督察巡查、严格考核评估,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见实效的关键是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把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把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这方面,江西省萍乡市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好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市、县(区)、乡(镇)、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任务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并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目前已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各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55位市级领导带领市直单位定点帮扶55个贫困村,同时各相关部门协力合作,并且专项督查,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

见实效是检验的标尺。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我们的小康路上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