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憾的人生才完美 缺憾的人生

  摘要:奥登的十四行诗Who’s Who可以从“名人”、“名人妻子” 和“普通人” 三个角度去解读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人生的缺憾,暗示世人应以平常心去对待成败、得失。   关键词:奥登;Who’s Who;“名人” ;“名人妻子” ;“普通人”
  
  威・休・奥登(W. H. Auden,1907--1973)是20世纪英美诗坛仅次于T・S・ 艾略特的一位实力派诗人。他经历丰富、思想睿智,一生都在思索人生的意义。诗人的困惑,是人普遍的困惑;诗人的探求是跨越时空界限的求索,他的作品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奥登早期作品Who’s Who的三种解读,来感悟诗人的人生智慧。
  然而,这首诗是描写一位名人、还是这位名人背后默默无闻的妻子、或者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辛酸,需要读者细细品味。
  名人的辛酸
  标题Who’s Who耐人寻味,一般的诗集译为《名人录》或《名人志》。“他在一代人物里最出风头:他怎样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头晕着攀新峰,命名新海一个”寥寥数语,描绘出一个通过自己打拼,而成功的人士形象。“他父亲怎样揍他,他怎样出走,少年作什么奋斗,是什么事迹使他在一代人物里最出风头。”可以看出他来自社会底层,白手起家。然而“爱情害得他哭鼻子,就像你和我”。事业成功的同时,他和别人一样需要感情的寄托,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对“他大堆出色的长信”,只“回几封”却“一封也不保存”。事业成功、却感情落寞,这使人想起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不懈努力,终成富人,却仍不得美人芳心;为了感情,他付出了生命,可他的爱人还是跟着本来的丈夫离开了。而这个“名满天下”的成功人士的传记只值“一先令”,其中记录的“他父亲怎样揍他,他怎样出走”是平常的琐碎,而“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更是司空见惯的普通,与“攀新峰、命名新海”的壮举形成反差,不无讽刺!诗中名人的身份,读者不曾得知,却有“最新的研究家有的甚至写到爱情害得他哭鼻子。”“最新的研究家”指谁?后面的“惊讶的评论家”又是谁?这是诗人对“得”、“失”的思考:成功了,却得不到温馨的感情,人生有缺憾;而成功本身也让人质疑:这样的成功有没有意义、甚至这算不算成功,都值得揣摩。也许终其一生奋斗得来的,只是廉价的、当作游手好闲之辈茶余饭后的谈资。抑或是成功了,遭一些人嫉妒,被无端编出爱情使其哭鼻子的绯闻,以泄“众人”恨。成功真不容易,不但有“头晕着攀新峰”的艰苦,还要面对世人的非难,所以无论是否真的被“爱情害得哭鼻子”,名人不容易!
  名人妻子的无奈
  该诗最初发表于1936年,大约写于1934年,收入诗集《看吧,陌生人!》(Look, Stranger! 1937)。原无题,1945年作者自编《诗汇编》(The Collected Poetry)加题 (卞之琳,1996 :233) 。可见,这个题目是诗人多年沉淀、深思熟虑后采用的,难怪会引起读者许多的思考。who 本身是人称代词,可指“我”、“你”、“他”、“她”等;而该诗前八行记述了一位成功的男士,后六行则描写他默默无闻的妻子;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标题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译为“他的她”。虽然丈夫在外风光无限“攀新峰,命名新海”,但妻子在家却百无聊赖,“做点细活,打打唿哨;静坐,在园子里转悠”。丈夫的成功似乎对她没什么影响。不知道丈夫少年“奋斗”时,妻子是否陪伴左右,和他一起“打仗……熬通宵”,总之,后来丈夫“最出风头”了,她一定不在其身边,两人只通过信件联系,诗中说“爱情害得他哭鼻子”而她“回几封他大堆出色的长信”。看来丈夫好像很少回家,两人沟通不多,如果爱情真让他牵肠挂肚,那么他为何只是写信,而不回家看看?!成功的丈夫“哭鼻子”,那么妻子便更会感到空虚和无奈、也会渴望丈夫实实在在的关爱。也许她曾陪丈夫打拼、他们也曾有过默契,可后来,丈夫一人在外享受鲜花、美酒,也可能寂寞;可妻子无所事事,成功丈夫的荣誉不能给她带来丝毫的快感,是什么让夫妻间形成隔阂?也许丈夫始终独自奋斗、独自成功,夫妻间一直缺乏沟通。丈夫成功与否与妻子无关,丈夫遗憾的是自己事业飞黄腾达却得不到幸福的感情,可妻子在事业和感情间一无所获,更加可悲!
  普通人的遗憾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将who’s who 解释为“谁是谁(某组织或团体的人,各人的地位、职位等)”(2632)。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该诗体现的就是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是对人价值的理性思考。如果是普通人的话,那么“一先令”的传记就可以理解了,芸芸众生只是沧海一粟。谁都有过被“父亲揍”的经历,Father(父亲) 首字母大写可指每位父亲,突出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经历。很多人年少时都可能“离家出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知道“少年奋斗”,于是一部分人小有成就,甚而“最出风头”;不见得是什么丰功伟绩,倒更可能是某方面小有成绩,赢得亲戚邻里赞叹;也不必是一代人中的楷模,而更可能是比其他人“出风头”罢了。谁都会有“打仗…熬通宵”之类的经历,虽已疲倦,但有时还不得不“头晕着”继续工作;“攀新峰,命名新海”,不可能是每个人的行为,可理解为语义夸张,指不辞劳苦地奋斗,终于取得或大或小的成绩;然而却很快有“最新的研究家”来揭短,“爱情害得他哭鼻子”。据“惊讶的评论家”爆料,“那位就住在家中,做点细活,打唿哨,静坐,在园子里转,”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却让他牵挂,因为她是他感情的寄托。人都是需要感情的,于是他写了“大堆出色的长信”,可得到的却只是“回几封”,“一封也不保存”。奥登用夸张的形式、形象的描写指出了现代人生存的困惑和人生的缺憾。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忙碌着“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即便取得了一些成绩,可真的能得到自身想要的吗?!真的能明确自己是“谁”吗?!想到此,便不得不佩服诗人的见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首小诗可以从“名人”、 “名人妻子”和“普通人”等角度品读;诗人从中表达的是人生的缺憾与无奈。人都会有辛酸和苦痛,应以平常心去对待人生所谓的成败、得失。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价值永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道出了人类生存的普遍真理。奥登的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用心去体会!
  
  参考文献:
  [1] 卞之琳编译. 英国诗选:莎士比亚至奥顿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4版)[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