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以各种化身生活,在叶锦添的潜意识中] 潜意识在生活中例子

  在三影堂入口,有一张戴着墨镜的侧面女子肖像。尺寸巨大的海报放置在三影堂灰色的水泥墙外,在周围绿草的包围下格外扎眼。这便是叶锦添的摄影展《梦·渡·间》了。展厅中刻意营造了神秘的氛围,重金属风格的音乐让人有种眩晕感。没有标题的照片上,有面部特写,也有犹如电影般一帧一帧的片段,主角和海报上一样,全是Lili。
  Lili是都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摩登女性,红唇,细眉,戴墨镜,透着股浓浓的风尘味儿。照片中,她时而出现在骤明骤暗的酒吧,时而出现在高级跑车的后座……她还化身人体雕塑—像胎儿一样蜷缩着身体,或被大卸八块地“肢解”在展览现场。
  叶锦添的镜头绝大部分对准了Lili的脸。然而,最终肩肘关节处的铰链却暴露出她不过是个人偶。她究竟对摄影师意味着什么?策展人马克·霍尔本在展览前言中写道:“Lili的全部生命就是一次对记忆的探索。”“Lili以她各种化身生活在他的潜意识中—在他的工作室中央,在叶锦添的沙发上,他在此沉湎于自己最深刻的记忆。”
  叶锦添将Lili带上飞往台北、北京、上海、香港的飞机,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将她置于不同的场景。“我把她摆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一定对我有感觉。我会相应调整她的动作,调整她的衣服,让她和整个场景合而为一。”叶锦添完全靠直觉去设计Lili的造型。“我不会把她做成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我只做普通人的样子。我就是想把Lili扮成生活中每个人的朋友,通过Lili去串联此时此刻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我的作品注重的都是细枝末节,它们背后没有大故事。”叶锦添解释道。
  使用人偶进行创作并不少见,德国艺术家Hans Bellmer就是其中之一,但Hans的人偶更具超现实感。叶锦添制造了一个普通女人,而这种“普遍性”才是他创作Lili的真正目的—把一个和观者外表相近的假人抛进你的日常生活,让你通过这个人偶去“观看”自己。这时,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回忆,都开始为这一“观看”过程提供养分,这部作品因此而变得丰富,这也是叶锦添经常说的“多维”的含义。
  展厅里,Lili还被放大成一个6米高的巨型人偶,强烈的不真实感让人有些毛骨悚然,“放大后的世界重建于你熟悉的世界,你习惯用你的比例来看她,但比例改变后你的价值观也会被改变。我通过这一切来告诉你,Lili是假的,她就是一个真空”。
  为了记忆中的Lili永不消失,叶锦添还会将她带往更多的地方,她就是他如影随形的伴侣,他的造梦人。而我们观看着Lili没有生命的身体,正是这种观看赋予了她生命。
  人物PORTRAIT = P
  叶锦添=Y
  P:从何时开始构思Lili的形象?你提到她的原型是《原欲》那个雕塑?
  Y:2007年底,今日美术馆邀请我去做一个当代艺术作品,我就想去做雕塑,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雕塑。做到第三个作品的时候我就开始考虑雕塑和人的关系,我希望它能和人形成交流。于是就有了《原欲》。是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的身体,她很干净地站在一个石头上面,流着眼泪。在展览现场会有一个很小的灯照着她的眼睛,会造成观众和她有交流的错觉。在这个错觉里我想改变一下艺术和观众的关系,去产生同一个空间的感觉,不是二元的,我希望是一元的。这个作品当时的反响不错,我就想这个交流是否能够更扩大一点。我就想做一个Lili,让她回到我们的生活里面,去经历我们生活的世界。她可以让我们有机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去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本身。
  P:你希望通过摄影来表达什么?后来做的真人尺寸的Lili代表了什么?
  Y:我一直相信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维的,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表象的世界。这是我从摄影中得出的结论。如果摄影是时间的产物的话,那它一定穿透了时间的特质,看到了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时间的灰色地带。
  现在有了iPhone,我们每天有几十亿张照片产生,但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自拍照。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点是很有趣的,照片传达的讯号都是这个自拍的人很想成为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的样子。所以我在做Lili的时候就参考了这张脸。你看到她和自己是同时发生的,真假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我们对她会产生一个新的视觉。对存在本身会产生一个新的视觉。我在今天做这个作品就是希望大家看世界的方式更开放。
  P:如何理解Lili是记忆的一部分?
  Y:我每天的灵感有一部分会在我的写作中体现,有一部分会做在我的作品中。
  P:为何你总是偏爱女性形象?
  Y:首先因为我自己是男性,其次因为现在是男权社会。我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如《楚辞》、《山海经》,中国原始的东西都是阴性的,所以它包容很大。我觉得阳性的世界很短促,因为它是消耗性的。所以我就想做一个阴性的东西去平衡。我觉得应该要去包容,去等待,去聆听。我对静默这个东西很专注。它能够容纳所有时间的东西。例如曹植的《洛神赋》里面表现的女性的优美都是包容的东西。这是一直以来中国文化的主流,你看昆曲的女性形象,梅兰芳的女性形象,再到中国庭园的感觉,都是女性的。它把欲望都包容在里面,欲望不会马上碰到道德。所以就让我觉得有一些东西隐藏在现在的规范上面。Lili是不动的,但她是包容的,但我们又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中看到她的很深的情感。
  P:请解释一下“梦·渡·间”的含义。
  Y:这3个字代表了3个空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真实,后来发现一定有一个基础真实才会产生。它的产生必须在时空中。例如你和一个人在咖啡馆聊天,你看到的只有我,你看不到你自己。如果我的眼睛长在背后,我看到我自己在和你聊天,这个本身就是“梦”。梦境就是超越时空的。
  例如我拍摄Lili和你在聊天这个场景,你让其他人去看,他们会看到你的衣着,Lili的衣着,周围的环境以及所有的细节,这个时候Lili可以身处于任何地方甚至性格都不一样。她会代替我们去扮演所有的人,所以她是一个导体,这就是“渡”。“间”就是我刚才讲的,把所有东西收集起来,聚拢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空间。
  P:你期待观众从这部作品中得到什么?
  Y:现在是商业社会,我觉得它最大的破坏就是降低了对直觉的要求。我希望观者能对Lili产生不同的感觉,观者会去讨论,比如这是真是假,讨论她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这些都是我语境里面的东西。很多东西其实不需要去明白的,但你看完之后很难忘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