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政治绝望|水浒传108将绰号及事迹

  通行的120回本《水浒传》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我认为这种版本要比被金圣叹腰斩为70回的版本效果好,因为70回本到大聚义之后就直接结尾了,不但显得唐突,而且这样就删改了原作者的故事结尾显露的“深藏大义”。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其实《水浒传》是可以当作一本“讽刺小说”来读的。作者以悲惨凄凉的结局暗示了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绝望看法――在这个冷酷、循环的历史中,一切风风火火而起的东西,最后都要被传统政治的“官场逻辑”那冷酷阴森的大嘴吞噬一空,绝对没有任何出路。作者可谓有见地之人,意识到了作为封建社会末期的明王朝那种图变而不能变的尴尬处境。
  虽然《水浒传》结局也交代过宋江等好汉最后“神聚蓼儿洼”,并用自己的鬼神力量托梦给皇帝,着实把皇帝吓了一跳,但是故事依旧悲凉,当年聚义的繁荣最后变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除了又战死沙场的、主动归隐的,那一批不识时务的被朝廷招安后非常不得志,宋江被赐死,花荣、吴用等人其实同宋江一样,不过是朝廷早晚要“下手”的对象,因此他们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于是主动上吊殉了宋江,落了个好名声。这种结局可以看作是作者抒发悲愤的象征――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政治呀!忠心之臣尽管战功赫赫,最后免不了被谗言所害。值得注意的是,宋江等人死后,蔡京、高俅等四大奸臣依然把持着朝政,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一个政权宁可信赖毫无战功的奸臣,也不信赖那些赤胆忠心、战功赫赫的好汉!中国封建社会在明代已经抵达了自身的末期,这个压抑的社会,让作者看不到一点改良的希望。他似乎熟知“奸臣治国”是这种社会无法避免的结果,奸臣不是为天下百姓服务的,而是为了皇帝的一己私利服务的。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恐怕奸臣比忠臣对这点了解得更清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奸臣”就是皇帝的“权力焦虑”化生出来的恶果;自私的皇权直接导致了更自私的“奸臣”,奸臣仅仅是以极端地手法保持皇帝的权力。他们顺便捞些好处,皇帝有时对这些人也仅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皇权需要奸臣。
  官场从来都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存身之处。宋江有时虽然手段卑鄙,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对传统政治抱有激进理想和热情的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入仕,为百姓治理天下。但是最后他死于自己的“理想”,死于卑鄙、冷血的官场逻辑(书上说是“高俅”之流向皇帝进谗,陷害了宋江)。
  宋江在梁山泊可谓聪明者,但是一旦到了真正的官场,我们就发现他的智力水平实在不高。皇帝治理天下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倚靠的就是奸臣,而你自己偏要与奸臣过不去,且不说你还有巨大的战功,又有造反的前科;虽然皇帝把你的兄弟们分散开了,但是皇帝如此疑虑地守卫着自己的天下,对你岂能放心、岂肯重用?你却不识时务,不懂得急流勇退的智慧,还空怀用权力实现理想的幻想!
  蔡京、高俅等四大奸臣像僵尸一样阴森而强大,他们在智慧上是比宋江之流强悍多了,但是他们的智慧却用在了向权力献媚、为权力铲除异己上!分散宋江势力、架空宋江兄弟,然后逐步铲除他们,这种智慧怎能不说是妙计,又怎能不大快皇帝之心?这种官僚正是中国传统发臭而发达的官场文化的“大智慧”。他们老练而阴狠、无耻而歹毒,他们用得虽是软刀子杀人却更加无影无踪。看吧,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智慧用在哪里了?不是用在了对付自然、发展生产上,而是用在统治与反统治、愚民与反愚民的权力斗争上。老奸巨猾的官僚油子们有的是“花花肠子”,而李逵等梁山好汉却啥事都不懂,属于典型的“直肠子”的愚蠢百姓。李逵被招安之后还不断地呼吁:真不痛快,还不如回梁山去造他娘的反,或者夺了皇帝老儿的座位。再看权力之下百姓吧,他们与奸臣相比,智力水平多么低下呀!愚民的事实在《水浒传》中以多么生动地对照出现了!智力全部被权力收缴了,愚蠢是属于被统治者的。因为这种畸形,社会变得贫困、血腥、残暴无比,先进的革命者已经从思想、智力上被同时铲除了。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水浒传》的作者明显地意识到了这点,并且看不出这样的政治有何出路,所以他只能以悲惨而凄凉的结局,以反讽的悖谬去表达他的绝望之感――聚义过了,反抗过了,理想过了,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自私的皇权继续培养着奸臣,忠良之士报国无门,更多的百姓依然在愚民的黑暗中生活着。这种政治已经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圆形结构,故事在结尾之处又回到了故事的开始――什么样依旧是什么样,一切又回到了奸臣洪太尉“失手”放出一百零八魔星之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