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素质的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摘 要】中专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好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本文意在用心灵的引导和音乐灵动的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音乐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72-0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学生普遍存在着德育素质不高的现象。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还有些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低下;部分学生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个别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打架斗殴、顶撞甚至辱骂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使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一个良好的姿态步入社会、迈上工作岗位是最重要的,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也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它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除了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更要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古希腊人说:音乐是促进青年身心平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足以证明音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音乐教育课能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它是学校教育中除思想品德课外又一块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笔者在音乐教育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德育方法:
  一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制度改革,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
  针对我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这一现状,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内容时,依据国家颁布的同等教育水平选择教学内容,再根据本校学生的领悟力和喜好将音乐课程适当地进行内容调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调节者。”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健康的兴趣爱好。音乐就是一个好的引导者。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好,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享受中对美进行鉴赏和分辨。音乐是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并且有着发人深省的背景和故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以感动学生。这就是音乐赠予人们的礼物:有感悟,有智慧。
  如,在欣赏海顿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可以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智慧。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几个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学生可以从这个作品中学习到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勇于打破常规,机智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化不利为有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合理的处世手段,这就是音乐的德育教育目标。
  二 组建学生音乐团体,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展示空间,这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音乐赏析及音乐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高雅的音乐艺术。学校可定期、不定期举办个人或团体歌曲演唱比赛、校园原创歌曲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三 加强音乐课程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
  音乐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发掘德育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水平。
  第一,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是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音乐教育素材里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并完善人格。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远方同胞的牵挂。又如,《阳光体育之歌》的学习则让同学们更加喜爱体育运动,在校园的传唱中学生在活泼欢畅的良好情绪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感受美、创造美!
  第二,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尤其是“楼台会”一段时,
  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让学生为之倾倒;而“化蝶”则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在音乐课上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能培养人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陶冶人的心灵。音乐是培养人丰富情感的艺术,是人们的精神营养品之一。它不仅能给人以智慧和丰富的联想,也是人们愉悦身心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杨郁.音乐欣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7)
  [2]岳晓芹.浅议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N].中国教师报,2009.4.19
  〔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