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知识课件

永兴九年制学校语文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时间 9月16日 探究案 课题 桃花源记 课时 两课时 诵读感知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编制人 乔丽 审核人 第一课时 一 、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二、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如此 古义 今义 缘 古义 今义 延 古义 今义 津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摘出例句并说说该词的意思) 舍 寻 志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学 习 目 标 1、 熟读并背诵全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3、 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

4、 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世外桃源”的真切含义 重点 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式学习、诵读法 预习案 【知识链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鲜美 2异 (3)豁然开朗 (4)并 (5)平旷 (6)属 (7)悉 8怡然 (9)相闻 (10)阡陌 (11)俨然 (12)交通 (13)仿佛 2、翻译下列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二课时 一、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节) 第二部分(第 ~ 节) 第三部分(从第 节到完) 3.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5.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6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7.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0.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二、小结 全文以 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 ,反映了 。(中心思想) 拓展练习 1、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为业 夹岸 杂 异 穷 平旷 属 悉 怡然自乐 所从来 咸 问讯 先世 邑人 不复出焉 间隔 皆 语云 不足 既 2、古今词义辨析 鲜美古义( )今义( ) 交通古义( )今义( ) 妻子古义( )今义( ) 绝境古义( )今义( ) 无论古义( )今义( ) 如此古义( )今义( ) 缘 古义( )今义( ) 延 古义( )今义( ) 津 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辨析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向寻向所志( ) 耽耽相向( ) 4.简答 ①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怎样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 点 收 获 作业 背诵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预习下一课。

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 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 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 谢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 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