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充分体现出的精神是 A.人文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浪漫主义 2. 右图是某大洲的示意图。最早踏上这块大陆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3. 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4.“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布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 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的角度肯定拿破仑,不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A.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B.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C.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D.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5.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这位作家评论的史实是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 6. 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如何理解牛顿的成就 A.他的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B.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C.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他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7. 全球通史“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
它 (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 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中国教育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8.2017年12月28日石济客专正式通车运营,大大方便了鲁西北人民乘高铁出行。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史蒂芬孙 9.“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二月革命 10.“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大化改新 B.推翻幕府统治 C.日本侵略朝鲜 D. 明治维新 11.沃尔特拉斐尔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A.民族独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达 D.政府重视 12.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达芬奇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 B.爱因斯坦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伏尔泰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13.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内外敌人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A.临时政策 B.特殊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4.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A.生态环境的恶化 B.经济危机的蔓延 C.霸权主义的影响 D.恐怖主义的泛滥 15.今天恐怖活动已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30年代笼罩着世界的恐怖力量是 A.反革命势力 B.殖民势力 C.垄断组织势力 D.法西斯势力 16.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那么,在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美国轰炸南联盟 17.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攻坚战 18.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 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20 1.7 40000 A.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共同反映了 ( ) 日军刺杀南京青年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A.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C.欧洲战场的残酷 D.法西斯的野蛮暴行 20.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A. 冷战 B.东欧剧变 C.俄国十月革命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
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
60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这说明“二战”后日本 A.推行了非军事化管理B.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C.实行了政治民主改革D.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22.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23.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 ②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 ③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 ④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李平同学是一位初中生,他非常关注世界形势,通过自己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分析,他做了以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美国长期以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持续增强 C.多极化世界格局建立起来 D.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 25.右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和28题各13分,27题和29题各12分,共50分) 26.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近代史上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政治制度创新】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1)材料一中英国领先于那个时代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并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二为了证明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革命者主张人民主权合法的政治权利 不属于国王而属于组成社会的民众。北美革命者宣称脱离英国而独立,建立一个在人民主权原则上的新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76年北美人民是如何依据人民主权的原则建立新政权的。(3分) 【科学技术创新】 材料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 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4分) 【思想理论创新】 材料四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材料四的著作标志着哪一个新理论的诞生在它的指导下,工人阶级开展了夺取政权的尝试,请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27、史实、史料、史感、史事是历史课堂学习的核心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史实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写出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面临的社会危机,这两个国家解决危机的方式是什么(3分) (2)史料印证史实。

甲对于在这里的我们而言更多地吸取他们(阵亡将士)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已经完全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坚信一个由人民组成、人民治理并且为了人民的政府将在地球上永存。

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军人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