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教学:日本大学排名

  大学教学工作,是一项庞大的、艰巨的工程,要求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学校、教职工、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促进高校工作全面提升。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校方面:作为一所组织机构,学校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聘用外教:众所周知,对于高等重点学府而言,师资力量本身比较雄厚,即便如此,他们也会时常聘请一些其他高校资历更高的学者来讲学,因此,一般高等院校也应效仿,经常聘用一些教授、博士,以促进自身的队伍建设。
  校企结合: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以往的做法是任用专职的教职员工进行讲课,知识专业化,致使下面的学生总感觉知识单调,没有实用性(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普遍心理);相反,让高校和企业结合,定时聘请一些公司的高层人才来给大学生讲课,讲授知识的应用,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实训基地,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
  校校联合: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如果仍是关起门来搞教学,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做的是与固定的几所兄弟院校结成联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可以充分发挥利用人才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校校联合,不仅指与国内高校的结合,也应当包括与外国高等学府的结合,以黄淮学院为例,它与英国的威尔士大学、印度的迈索尔大学等都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进行人才培养,这些年来的成果也表明了它的可行性。通过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来提高教学质量。
  政策鼓励:历来,对于一般高等院校来说,院校出台的政策多是针对广大教职工的,很少是关于学生的,限于大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职工之间,大学教学在学生这一块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近几年来,情况较以往有很大的改观,学生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科研项目,而这一切最主要应归结于高校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高校学术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设备支持: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创造,离不开科研设备的支持,因此,大力引进科研设备,为广大师生提供科研器材和科研环境。
  二、教职工方面:除了学校因素之外,教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如何,也是关乎大学教学的重要因素
  为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课堂创新:在我们看来,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单调性,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听课效率低下。因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
  (一)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授。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能集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能有效调动我们的课堂兴趣。
  (二)在以传统教学的时候,最好能涉及它的应用,让学生们看到它的应用价值。以数学为例,课堂上满是理论的推导,很容易使人枯燥,感到没用。倘若能够讲述其用途,让学生们看到它的价值,学生们会更加认真地听课。
  (三)课堂互动。通过提问或布置一些问题,能使学生们很好地做到课前预习,课上专心。
  课下:1、经常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不要总是匆匆来,匆匆去。应当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和想法,及早发现,早做处理。
  2、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能增进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们乐学、好学、求学。
  3、当今时代,信息日新月异,及时地更新自我知识储备和提高教学技能,已是必然要求,以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信息和资讯。
  三、学生方面: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而言,既是教学的受益者,也应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为促进教学活动,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理应做出自己的努力:课上:积极回应讲师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氛围,做到教者乐教,学者乐学。
  课下:
  (一)应当及时将心中的所感所想,告诉老师和上级领导,以修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二)对于讲师所布置的科研题目,有兴趣的同学应当积极参加,积极把握这些机会。
  (三)积极响应学校政策的鼓励,充分利用资金和装备的支持,发展自我。
  在我看来,大学应当是一个“2+1”的地方,同高中相比,大学不只是你学知识的地方,也是你长本领的地方,除了将两成放在学习上,一成也应当放在技能上。高校应当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将来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应当以人为主体,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两者的关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促进大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的好坏,关乎着一所高校的荣辱、教师的得失、学生的利益,它是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肩并肩、手牵手,提升教学技能,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促进高校教学更好、更快、更高地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