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14 分) 1、 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烧制瓷器 B.纺纱织布 C.粮食酿酒 D.冶炼生铁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烧制瓷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纺纱织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粮食酿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冶炼生铁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B。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 2018年“洛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发布,下列做法违背该方案的是( ) A.为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应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B.绿色出行,可乘坐纯电动复古铛铛车 C.利用秸秆,垃圾发电 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空气,故A错误。

B、绿色出行,可乘坐纯电动复古铛铛车,能减少空气污染,故B正确。

C、利用秸秆、垃圾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资源,故C正确。

D、加快地铁建设能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空气进行解答。

B、根据绿色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利用秸秆、垃圾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加快地铁建设能减少空气污染进行解答。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下列对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D.门捷列夫提出分子原子学说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C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D操作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5、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溶液、水 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C.有机化合物甲烷、乙醇、乙酸 D.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钠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橡胶有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故B错误;

C.甲烷、乙醇和乙酸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钠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来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的辨别,难度不大。

6、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B.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煤球制成蜂窝状后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湿衣服晾干因为衣服里的水分子不断运动,跑到空气中的缘故,故正确;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油污,故正确;

C.铝化学性质活泼,表面易形成稳定的致密氧化物膜,阻止铝反应,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故错误;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得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正确。

故选C。

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C.根据铝化学性质活泼,表面易形成稳定的致密氧化物膜,阻止铝反应解答;

D.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乳化作用与乳化现象、金属腐蚀与防护以及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准确掌握。

7、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A.称量时氯化钠放在右盘 B.称量好的氯化钠向烧杯加入中时洒出 C.量取时仰视量筒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时氯化钠放在右盘,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称量好的氯化钠向烧杯加入中时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量取时仰视量筒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
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能再分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故A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但过滤后的水不一定是软水,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C错误;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解答;

B、根据过滤的原理及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解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溶液 C.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甲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A正确;

B、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75g溶液,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甲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先关掉气瓶的阀门并开窗通风,才开灯检查 B.烧碱溶液不小心溅入眼睛,应该用稀盐酸溶液冲洗 C.在实验室不小心碰倒酒精灯后酒精燃烧起来,应该用湿布盖灭 D.发生火灾时被困火灾区,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着地面逃离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液化气是可燃性物质,使用不当会发生爆炸,夜间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后,再开灯;
故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眼睛里,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立即去医院就诊,故错误;

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因为盖上湿抹布时,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使火焰熄灭;
故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
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底下身子,故正确。

故选B。

A.液化气是可燃性物质,使用不当会发生爆炸,夜间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根据中和反应放热来分析;

C.灭火的方法有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撤走可燃物;

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 “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 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 鉴別一氧化碳和氢气 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水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紫色石蕊试液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 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鉴别,错误;

B、加入水会与生石灰反应,不能用于除去生石灰,错误;

C、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错误;

D、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能与混有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除去碳酸钠,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