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银行一课的教学反思 刘 颖 第一部分背景说明 1、教材背景 高二的经济常识中有一篇金融活动与金融意识的课文,这是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有关金融活动基础知识的。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行业,因此本课既是前面各课教学内容的深化,又是在为后面有关宏观调控内容的教学打基础。这一课有助于学生增加金融知识、培养金融意识,并且可以为今后企业理财和家庭理财打好基础。

2、学生背景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结合吸收存款的这一主要业务要介绍银行利息和利息率,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讲并不难理解,如果我去空讲,学生有可能会认为这些内容我都懂,没什么好听的,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这节课的兴趣,于是就不听了。我认为要上好这一堂课应改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经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3、课程类型 新课讲授 第二部分主体 1、课前对有些问题的思考与处理 1)教材处理 当时在设计教学时曾想按照书中的顺序先讲中央银行再讲商业银行,可是总觉得不顺畅,有些别扭,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多的是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没有多大的了解,且从银行发展过程来讲也是先产生商业银行然后产生管理商业银行的中央银行。

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提出要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特别是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时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所以我决定不完全按照教材顺序来上课,而是按照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上课。

2)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总在思考这节课的落脚点在哪里到底教给学生什么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授课是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上海正在努力创建国际金融中心,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银行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银行的实践活动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2、课前准备 1)开展银行存款的实践活动 为了实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个有关银行存款的实践活动。我让学生主动报名参加银行存款实践活动,然后作好准备工作他们根据自己需要事先准备好现金,带上身份证或户口本,由我带领他们一起前往附近银行。来到银行,学生从填单到存钱均由他们自己完成,我则在一边摄像。他们遇到了一些没想到的问题如密码怎样设置、怎样填存款单等,这些问题都由他们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通过实践,学生有存款成功的喜悦,也有存款失败的失落。不管成功与否,学生了解到了银行存款的过程,同时也体会到了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我想通过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既增强了金融意识,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实践能力,他们更是在合作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艰辛与快乐,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课前我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有关财商方面的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学生理财的基本能力。

问卷调查表 a 你每月在使用零用钱时会有结余吗A有 B没有 b 若有结余你会考虑储蓄吗 A会 B不会 C没想过 c 你有银行户头吗 A有 B没有 d 你有独立存钱的经历吗 A 有 B没有 e你会计算银行利息吗 A会 B不会 f 你到自动取款机处取过钱吗 A有 B没有 3、课堂教学 1)导课 我先给学生看了一段材料,材料的大致内容是上海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金融常识。那么我们班级的学生基本金融常识怎样接着我把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给学生看 a 你每月在使用零用钱时会有结余吗 A有 52.3 B没有 47.7 b 若有结余你会考虑储蓄吗 A会 36.4 B不会 54.5 C没想过 9.1 c 你有银行户头吗 A有 43.1 B没有 56.9 d 你有独立存钱的经历吗 A 有 36.4 B没有 63.6 e 你会计算银行利息吗 A会 43.2 B不会 56.8 f 你到自动取款机处取过钱吗 A有 43.1 B没有 56.9 可见学生的基本理财能力还是非常缺乏的,由此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银行。

2)问题的设计 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较注重问题的设计,如讲吸收存款时我根据一张实际存款单来让学生计算利息,很多学生按照公式进行计算200 x1x2.254.5元,“这样对吗”我问道,有个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还应扣除20的利息税”,“对,反应真快。这样我们得出利息能拿3.6元。”,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几年我国不断降低银行存款利率,而且还要增收利息税”学生答道“为了鼓励消费,因为消费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顺势我给学生看了一幅我国1978年到2001年银行存款不断增长图,接着提问“银行存款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说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收入多了,因此存款也增加了。”也有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因此老百姓要存款来防老。”马上又有学生讲到“我国孩子的教育支出还在增加,因此家长把钱存着为我们学习用。”看学生讨论得多热烈,观点多鲜明,我从比较简单的吸收存款业务引导到正确看待银行存款不断增长的问题思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能培养他们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当我讲到银行转帐结算业务时我先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我要去付一笔房款了,大约是人民币20万元,你认为带那么多现金好吗学生回答“不好。”“为什么”“容易丢失”“结算不方便。”“那么银行应该开设一个什么业务以方便我们这样一笔现金的携带呢”“转帐结算”。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导到了要讲的内容,而且学生又容易理解这个业务开设的原因了。

在讲完知识点后我利用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请学生思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交学费的最佳方案吗该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一致回答学校给每个学生办张银行卡,在开学初学生把学费存到卡内,然后学校统一到银行去划帐,这样既避免学生把钱带到学校来遗失的风险,又减轻了班主任收费的负担。这个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部分课堂反思 1、这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传统的政治课授课方式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果,轻过程;
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

在课堂中我把录像放给学生看,大家都很来劲,而且很羡慕那些去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课堂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存款的几个注意事项,经历了活动后他们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处理我觉得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经历”的课程理念。

这节课无论从教学的设计到材料的引用,从问题的提出到学生的解答,还是从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效果等方面来看,我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来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我觉得总体上比较符合二期课改精神的。

2、这堂课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这次上课我觉得黑板上的板书写得不太工整,漂亮,因此我在教学中应注意板书的书写,事先要设计好板书;

2)上完课我看了录像觉得教态应该再亲切些,面带微笑,语速可以放慢点,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较容易亲近;

3)学生参与我国1978年到2001年银行存款不断增长的问题讨论时,当他们讲不清楚时我就有点急了,这里的引导还不够,其实这时我可以再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分小组议论一下这样有利于他们思维的激发,或者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相关材料以用来启发他们的思维,我想这样处理应该比我急着把观点全讲出来要好;

4)我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树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的学习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我应该在课中贯穿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要靠这一代的学生努力,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努力地学习。

课改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师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这一节政治课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反思,总的来说要上好一节政治课,老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材料的收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讲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激活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督促自己去克服原有教学的缺陷和局限,继续竭尽所能进行探究和研究,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