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易潮解的物质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说法正确;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防止试管夹上的杂质污染试剂,故B说法正确;

C、振荡试管时,要振腕,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否则会腐蚀手,故C说法错误;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否则会污染试剂,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易潮解的物质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防止试管夹上的杂质污染试剂;
C、振荡试管时,要振腕,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否则会腐蚀手;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否则会污染试剂。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2、 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美酒飘香 B.塑料降解 C.切割玻璃 D.滴水成冰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美酒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中含有硫和氮元素,燃烧会产生SO2和NO2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

②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尼古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③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油污;

④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它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经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变为葡萄糖 ⑤硝酸铵(NH4NO3)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⑥亚硝酸盐是有毒的物质,不能代替食盐使用;

⑦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A.①②③④⑥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⑦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①煤中含有硫和氮元素,燃烧会产生SO2和NO2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故①正确;

②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故②错误;

③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油污,故③正确;

④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它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经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终变为葡萄糖,故④正确;

⑤硝酸铵(NH4NO3)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故⑤正确;

⑥亚硝酸盐是有毒的物质,不能代替食盐使用,故⑥正确;

⑦房间里着火不能应立即打开门窗,防止燃烧的更旺,故⑦错误。

故选C。

①根据煤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②根据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进行分析;

③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进行分析;

④根据营养素在人体内的转化进行分析;

⑤根据氮肥的功能进行分析;

⑥根据亚硝酸盐有毒进行分析;

⑦根据打开门窗会提供氧气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4、 对于反应MN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N是盐酸,M为碳酸盐,则C和D中一定有一种易分解 B.若M为可溶性盐,N为可溶性碱,则C和D可能都难溶于水 C.若N,D为单质,M,C为化合物,则M一定是可溶性盐或酸 D.若M和N是盐,则C和D也都是盐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若N是盐酸,M为碳酸盐,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碳酸,碳酸易分解,则C和D中一定有一种易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M为可溶性盐,N为可溶性碱,则C和D可能都难溶于水,如Ba(OH)2CuSO4Cu(OH)2↓Ba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N,D为单质,M,C为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M不一定是可溶性盐或酸,如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M和N是盐,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氧,则C和D也都是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若N,D为单质,M,C为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8.6 11.6 10.3 11.1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H3COOHNaCN═CH3COONaHCN 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Na2CO3溶液的pH11.6,所以CO2H2O2NaClONa2CO32HClO不能成立,故A错误;

B、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NaHCO3溶液的pH8.6,所以CO2H2ONaClONaHCO3HClO能成立,故B正确;

C、由表可知NaCN溶液的pH11.1>CH3COONa溶液的pH8.8,所以CH3COOHNaCNCH3COONaHCN能成立,故C正确;

D、由表可知NaClO溶液的pH10.3>CH3COONa溶液的pH8.8,所以NaClOCH3COOHHClOCH3COONa能成立,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解答。

此题是对复分解反应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了解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可再生能源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C.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D.可燃冰属于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各馏分均是混合物,故B错误;

C.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可燃冰属于清洁能源,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大量排入空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析;

B.根据石油的分馏的产物进行分析;

C.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石油、煤的综合利用,难度一般,掌握石油分馏、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①图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②图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③图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④图D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A. B. C. D.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为铜,固体质量不可能为0,故A错误;

B、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再溶解硝酸钾,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稀硫酸与锌一接触就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使溶液质量增加,不会过一段时间再出现溶液质量增加的现象,故C错误;

D、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在有硫酸存在时,硫酸铜不能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等硫酸被消耗尽此能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为铜,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再溶解该物质,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8、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现象或事实及其分析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分析 A 发电厂将燃煤产生的废气通入高温下的石灰石 主要目的是生产CaSO4,并得到副产品CO2 B ClO2代替Cl2对饮用水消毒 ClO2消毒杀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 C 小苏打、苛性钠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苛性钠都能与胃酸反应 D 用绿色环保融雪除冰剂代替氯化钙、氯化钠融雪除冰 氯化钙,氯化钠会造成环境污染,但不会加速桥梁等设备腐蚀 A.A B.B C.C D.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2CaCO3O22SO2═2CaSO4CO2,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不是生产CaSO4,故A错误;

B、ClO2代替Cl2对饮用水消毒,其消毒能力比强,而不再产生二次污染,故B正确;

C、苏打、苛性钠的碱性强,具有强腐蚀性,不适宜冶胃酸,故C错误;

D、氯化钙、氯化钠是电解质与桥梁的钢铁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加速桥梁等设备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解答;

B、根据ClO2代替Cl2对饮用水消毒的优点解答;

C、根据苏打、苛性钠的碱性强,具有强腐蚀性解答;

D、根据氯化钙、氯化钠是电解质与桥梁的钢铁构成原电池解答。

本题考查发电厂二氧化硫气体的处理、自来水的消毒、治疗胃酸过多和电化学,综合性强,但比较容易。

9、 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 B.20℃时,甲可溶于水 C.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D.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60℃,一定析出甲晶体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错误,是0.6g;
故选项错误;

B、20℃时,甲可溶于水错误,甲微溶于水;
故选项错误;

C、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正确,并且试管底部有固体;
故选项正确;

D、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60℃,一定析出甲晶体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6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