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作文 [父爱的误区]

  在周围人眼中,我是一个好父亲,因为我从来不打孩子。   最近一个礼拜。我却连破两次记录。一次是因为孩子偷拿了他姥爷的100元钱买玩具,另一次是因为儿子向他姥爷要了20元钱,回家却骗我说姥爷给了3元钱。“偷”和骗,在我看来都是最不可饶恕的行为。
  那个晚上,儿子没有和我争遥控器,也没有缠着让我给他讲故事,早早地睡下了。我也觉得很无味,就在他旁边躺下,看儿子的睡相。
  “儿子,听话,做个好孩子,爸爸也不愿意打你!”我在心里念叨着,忽然有些怀疑自己的举措,儿子到底该不该打?不打,他万一由此变坏怎么办?打。真能有效果吗?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自己也有着和儿子类似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的有两次。一次是奶奶帮五保户张爷爷做了被子和棉衣,在放学的路上,张爷爷给我两块钱,让我一定交给奶奶当工钱。我拿上钱后,同学小明就开始怂恿我,鼓励我上街买两副牌,一人一副,他说可以给我一袋他家杏树上的杏子。小明说干就干,很快爬到了他家的杏树上摘了一布袋杏子。我终于没有经受住诱惑,和小明上街买了两副扑克牌,把剩下的零钱给了奶奶。父亲知道张爷爷给了奶奶一些零钱后很奇怪,去问了张爷爷,自然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父亲是个暴脾气,把我掀翻在托儿所的土炕上一顿猛打。第二天,我的屁股肿得不能上学,消了气的父亲摸着我的屁股流下了眼泪。父亲说不是他要打我。而是怕我变坏。
  另一次是小舅舅买了一条新皮带,棕红的颜色,中间带着五角星的钗子,特漂亮,小舅舅喜欢得不得了。我也喜欢上了那条皮带,感觉自己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东西。有一次去舅舅家,趁别人不注意,我溜进了小舅舅的窑洞,把皮带解下来缠在腰里,然后催促着母亲尽快离开了舅舅家。小舅舅是第二天来到我家的。他几乎认定是我做的,所以一进家门就对我吹胡子瞪眼睛。让我交出皮带。说实在话。在没有皮带的时候。我渴望有皮带。真正有了,我反倒很忐忑。万一被人发现了,说我是小偷怎么办?所以在那一刻打死我也不会承认。母亲知道后,很慎重地问我拿没拿,我说没拿。母亲对舅舅说:“我的孩子我知道。他一定不会偷人家的东西!”为这事小舅舅记了很长时间。母亲的话给了我台阶,也让我惭愧。我偷偷把皮带扔进了河里,从此再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想着这件事会成为我永远的秘密。直到两年前和母亲说起,母亲说其实她知道。可她更知道我的本性是好的,如果戗着来,没准会闹出什么事来,还会被人笑话。母亲的话让我很震撼。
  我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向孩子道歉,我不该打他,事情的本真也许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孩子的身体和思想在快速地成长,像一个飚车的青年在公路上快速行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却把旁观者吓得够戗。对于孩子,父亲很多时候更像这名旁观者,以自己的判断制止和裁决着他们的行为。
  譬如我的儿子。他拿了姥爷的钱就成小偷了吗?他报错了账目就成骗子了吗?他只是想在某些事情上走一些捷径,而超越了客观规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走捷径。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也一样,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捷径该走,什么样的捷径不该走。道德如果走了捷径就要坏事,学术如果走了合理的捷径就是科学。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是好的,不好的是父母。我们不能动不动就给他们亮红灯。而是要循序善诱!只有父亲合格了,孩子才能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