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是什么 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促使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更加趋向于会计信息化,对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是在苏信学院的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点思考,旨在探讨ERP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瓶颈,并提出一节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化 ERP环境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作为一种崭新的工业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容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现状是,企业所需的懂ERP思想会操作基本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尽快调整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来看,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有:一种是课程定位方向性偏差,要么定位在简单的技术操作型,要么定位软件开发型,偏离了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和目标;另一种是课程设置的片面性,考虑到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定位,但对应用型人才理解片面,突出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也不尽合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是对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来进行核算,是对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因此,根据要求设置32课时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ERP系统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使得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培养掌握核算是如何进行的学生,还要求学生了解更多计算机、网络以及系统是怎么一回事的学生,32课时显然是不够用的。
  (二)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衔接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借助计算机和财务软件,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了人们纯手工核算的过程,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传统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仍然一致,但是新技术手段在会计核算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调整,对会计工作职能的推动不利。
  传统手工会计更侧重于会计的核算过程,主要是记账、算账;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借助会计软件来实现,侧重于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和会计信息的初始确认、计量过程,而记账、算账、登账甚至报表的产生都由系统自动完成,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会计信息的分析和使用。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授权模块,对不同职位人员进行差异化授权,避免了手工核算中不同岗位交叉使用原始资料的>中突,保证会计责任制度、保密制度的有效执行。ERP系统在企业的日益推广,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本管理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可以通过ERP系统并行进行,这些新的发展特点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在企业预测决策分析、计划、控制等工作中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相比较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而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新的趋势来调整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停留在手工会计核算的“电子化”上,对财务软件系统的初始化工作、授权模块、ERP系统的介绍、会计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三)教材及教学软件滞后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目前市面上关于会计电算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教材琳琅满目,但是随着近年来会计制度的不断变革以及ERP系统在各企业的应用,跟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反应时代要求及地方特色的教材难觅踪影。
  教学软件滞后。不少院校因条件所限,采用模块简单的教学用财务软件,跟企业实际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相一致,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依然一头雾水,从头学起,不能培养走出学校就能走上岗位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要求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财务软件快速发展运用和新会计准则出台使得现在的教材远落后于实践,多数实训素材依然来源于传统的手工会计资料以及一些软件公司的培训资料,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而随着ERP系统在企业中日益普及,日益重要和频繁使用的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成本及销售管理等方面设计的较少,甚至因为课时和资料的局限性,后面的内容几乎没有开展,造成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脱节,无法满足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人才需求。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弱
  一名合格的会计电算化老师需要同时具备较深的会计理论教学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互联网知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大部分从高等院校毕业的高材生,具有会计专业知识,但是缺少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讲授主要来自于二手的书本知识。专职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也使得教师与社会联系相对较少,尤其是与会计电算化实施得较好的企业及软件公司合作较少,缺乏相应的实施经验。跟企业实践的脱节,也导致教师在反应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变化上也显得有些迟滞。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及培养目标的完成上都极为不利。
  二、ERP环境下人才需求变革
  (一)ERP系统的逐渐普及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包括会计软件在内的管理软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各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使用ERP软件对会计业务进行正确处理外,还要求借助软件及其管理知识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财务分析、预测、控制及决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步入了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可以通过ERP齐头并进。
  (二)企业人才需求变革   人力资源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被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者日益重视。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和资本竞争演变为如今的人才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强调专业技术发展的要求转变为,不仅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就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要求有较高的企业运作能力,真正成为企业的“能动性”资产。由于教育与人才需求变化的脱节,目前企业所需的懂ERP管理知识及能应用操作的人才严重匮乏。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懂得会计“核算”电子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ERP软件。
  三、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思路与对策
  (一)准确定位会计电算化课程
  信息化环境下,针对ERP在企业的迅速应用及传统会计电算化多所面临的变革,高职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应重新思考定位:会计电算化课程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高职高专“能力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按职业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职业能力结构方式组织教学。定位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要,考虑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
  (二)加强教材建设,建立ERP教学平台
  教材设计应注意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互动课程模块,增加跟职业要求密切相关的采购管理、存货管理等实践教学课时,减少无效果的课程模块。教材编写结合案例和技能培训设计,结合实务中常见的案例和实践中常用的技能进行编写。学校可通过邀请实务专家、理论研究者等,结合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分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编制。对ERP教学,可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用友等公司合作编写,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教学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
  (三)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高专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结构与基本模型等。
  2、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要求学生运用当前企业最通用的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账套管理——科目管理——凭证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
  3、计算机网络及系统日常维护,主要学习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4、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编程和系统开发不是重点内容,但是对于系统开发的思路和简单构架,可以跟学生简单介绍,让学有余力、对计算机和网络感兴趣的同学有更多成长和就业的空间。
  (四)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根据个人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1、设错教学法。设错教学法是逆向思维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反复强调,极力要求学生避免犯错甚至不允许学生犯错。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拔苗助长的意味,让学生养成对老师的依赖性。当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实际问题时,将因缺乏对事物来龙去脉的了解,无法独立地解决问题,违背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不仅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犯错,还在教学过程中故意设错。比如,在向学生提供的账套资料中科学设错,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发现错误,并在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做中学”,它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案例教学法所提供的案例,是实际场景中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调动所有的向管理理论与经验知识。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场景,缩短情境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
  当ERP越来越多地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联合平台,财务电子化已不是简单的日常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机械运用。外联网和内联网构建企业全新合作平台,实现财务灵动化,可实现各种功能如远程审计监控,在动态环境中处理各种企业单据票据。案例教学提供软件实际操作的素材,引导学生系统的角度思考会计工作,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只懂核算不懂系统的教学现状,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系统管理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实训l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除了建立手工模拟实训l室外,还应建立ERP综合实训平台,建立局域网结构,主要用于现代主流财务软件的应用于维护。学院提供场所,企业投资共建ERP实训平台时,应突出“实境”的特点,将企业搬进学校。我们学校引进ERP教学已经五年,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果,正在努力跟会计电算化相结合的路上努力。
  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校银合作等合作途径,努力使会计电算化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软件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开展专题教学,进行理论研究,实施项目培训与推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邀请软件公司自身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给学生报告,讲解他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目前会计电算化新趋势的看法。通过剖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提供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容易更深入地理解会计软件,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