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案.doc

2006年广东地区高二数学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第一课时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 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 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3)3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是素数,则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则”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则”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 P4 1、2、3 2. 作业教材P9 第1题 第二课时 1.1.2 命题及其关系(二)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并判断真假 (1)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函数有两个零点.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 ①写出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2. 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①讨论例1中命题(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 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③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 ④结论一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

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⑤例2 若,则.(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3. 小结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函数有两个零点;
(2)若,则;

(3)若,则全为0;
(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2. 作业教材P9页 第2(2)题 P10页 第3(1)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