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脱氢工艺ppt课件

第九章苯乙烯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1 苯乙烯的物理性质 带辛辣味的无色至黄色油状液体 有高折射性和特殊的芳香气味 溶于乙醇 乙醚 甲醇 丙酮等 不溶于水 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0ppm 百万分之一 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上限 6 1 体积 下限 1 1 体积 沸点 146 熔点 33 比重 0 909 烃 空气 O2 明火 高温 静电火花 引燃 分支链锁反应 火焰迅速传布 dt T P 爆炸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 C1 C2 可燃物质与空气 或氧气 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 形成预混气 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 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2 苯乙烯的化学性质 由于C C的存在 化学性质相当活泼 3 苯乙烯的用途 nS PS 自聚 S AN AS塑料 S 丁二烯 丁苯橡胶 S 丁二烯 AN ABS塑料 聚苯乙烯树脂 共聚 共聚 共聚 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styrene 聚苯乙烯 AS塑料 杯盖食品级AS塑料 AS塑料透明管 外壳为AS塑料 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垫片 丁苯橡胶板 ABS塑料 ABS塑料管道 板材 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广泛用于生产塑料 树脂和合成橡胶 它是仅次于PE PVC EO的第四大乙烯衍生产品 苯乙烯系列树脂的产量在合成树脂中仅次于PE PVC而名列第三 目前 世界苯乙烯年生产能力达2200万吨 国内生产能力也在80万吨 年左右 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4 生产方法 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1 乙苯催化脱氢法 H2 2 乙苯氧化脱氢法 H2O 3 共氧化法 哈康法 O2 H2O 苯乙醇 过氧化氢乙苯 环氧丙烷 CH3 CH CH2 特点 可同时得到两种化工产品 成本低 污染少 但工艺复杂 副产物多 流程长 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第二节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工艺原理 苯乙烯生产工艺 不安全 一 反应原理及特点 H2 一 主反应 1 可逆反应 2 吸热反应 3 n 0的反应 高温操作 减压操作 cat 乙苯脱氢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乙苯脱氢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一 反应原理及特点 一 反应原理及特点 二 副反应 1 平行副反应 裂解 加氢裂解 2 连串副反应 3 水蒸气转化反应 乙苯脱氢反应产物称为脱氢液 也称炉油 其组成为 苯 甲苯 乙苯 苯乙烯 二 副反应 一 反应原理及特点 三 催化剂 Fe2O3 Cr2O3 KOH 主cat 稳定剂增加热稳定性 助cat C H2O g CO H2 KOH 铁系催化剂 能自行再生 乙苯催化脱氢反应原理 8C 5H2 生炭反应 催化剂失活 消炭反应 催化剂再生 第三节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工艺条件 苯乙烯生产工艺 反应温度的确定 可逆吸热 升高温度 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利 弊 有利于副反应 T X乙苯 S苯乙烯 降低温度 利 弊 副反应少 S苯乙烯 反应速率低 产率低 1 反应温度 cat失活 工业上一般控制在580 620 之间 反应初期 催化剂活性好 反应温度可以低些 反应后期 反应温度则要高些 热力学分析 热力学分析 2 反应压力 n 0 减压操作 加压操作 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高温 加入惰性气体降低乙苯分压 不安全 稀释剂 略高于常压 H2O g 反应压力的确定 压力对乙苯脱氢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热力学分析 有利 H2O g P乙苯 有利于热力学平衡 消炭 再生cat C H2O g CO H2 为反应提供热量 H2O g 热容大 易于分离 水与反应产物不互溶 在一定T下 nH2O XEB 但nH2O XEB不再升高 nH2O 能耗 水蒸气用量的确定 稀释剂 3 此时 工业上 水蒸气用量与所采用的脱氢反应器的形式有关 故应综合考虑各因素而定 4 空速 SV X乙苯 S苯乙烯 cat表面结焦量增加 催化剂运转周期缩短 连串副反应增加 小 完全氧化副反应 大 XEB S苯乙烯 副反应少 原料循环量大 能耗高 Y 工艺条件的确定 SV 长 短 5 原料纯度 二乙苯 二乙烯基苯 易聚合堵塔 H2 二乙苯含量 0 04 工艺条件的确定 第四节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工艺流程 苯乙烯生产工艺 乙苯脱氢的化学反应是强吸热反应 因此工艺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要连续向反应系统供给大量热量 并保证化学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根据供给热能方式的不同 乙苯脱氢的反应过程按反应器型式的不同分为列管式等温反应器和绝热式反应器两种 工艺流程 一 反应过程 1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脱氢工艺流程2 绝热式反应器脱氢工艺流程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 以高温烟道气为载体 将反应所需热量在反应管外通过管壁传给催化剂层 以满足吸热反应的需要 该等温反应器的脱氢反应过程中 水蒸气仅仅是作为稀释剂使用 因此水蒸气与乙苯的摩尔配比为6 9 1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 高温对平衡和速率都有利 催化剂床层最佳温度分布应随着转化深度而升高 反应初期 C乙苯高 平行副反应竞争剧烈 T进稍低 有利于抑制平行副反应 E平副高 接近反应器出口 连串副反应竞争剧烈 T过高 苯乙烯聚合结焦副反应加速 要控制得当 转化率 40 45 选择性 92 95 T进 T出 T进 Q供 Q吸 可逆吸热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 优点 列管等温反应器的水蒸气耗用量为绝热式反应器的一半 转化率和选择性高 缺点 反应器结构复杂 耗用大量特殊合金钢材 制造费用高 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装置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脱氢的工艺流程 单段绝热式反应器乙苯脱氢工艺流程 T出 T进 唯一热源 过热 由于脱氢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故反应器的进口温度必然高于出口温度 单段绝热反应器温差可达65 这样的温度分布对速率和选择性都不利 反应初期 C乙苯高 平行副反应竞争剧烈 T进高 有利于平行副反应 E平副高 使选择性下降 反应器出口 T低 对平衡不利 使反应速率减慢 限制了转化率的提高 转化率 35 40 选择性 约90 均低于等温式反应器 单段绝热式反应器 优点 结构简单 制造费用低 生产能力大 缺点 反应所需热量完全由过热水蒸气带人 水蒸用量很大 水蒸气与乙苯的摩尔配比为6 9 1 温度分布对平和速率都不利 转化率和选择性低 采用几个单段绝热反应器串联采用两段绝热反应器采用多段径向绝热反应器应用绝热反应器和等温反应器联用技术采用三段绝热反应器 绝热式脱氢过程的改进 发展 1985年日本三菱公司应用Uop公司的乙苯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简称Styro Plus工艺 建设了一个5000t a苯乙烯生产装置 至今生产情况良好 标志着这一工艺技术工业化成功 随后 此工艺与其他先进工艺一起汇集为SMART工艺 苯乙烯生产新工艺介绍 3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SMART工艺的原理 在乙苯催化脱氢工艺的基础上 向脱氢产物中加入适量的氧气或空气 使氢气在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为水 降低反应物中的氢分压 打破传统催化脱氢反应中的热平衡 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H2 cat 2H2 O2 2H2O SMART工艺的优点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氢气氧化反应放出的大量热量用于加热初步脱氢后被冷却下来的反应物料 使过热水蒸气的消耗量大为降低 由于氢的消耗 使化学平衡向生成苯乙烯方向移动 大大提高了乙苯的单程转化率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SMART工艺流程 O2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多段脱氢 氢选择氧化反应器 该反应器顶部为脱氢催化剂床层 乙苯和过热蒸气由此进入反应器并呈辐射流状流动 由中心流向器壁 与催化剂床层充分接触 在第一层床层进行初步脱氢后 反应气进入第二段 脱氢 氧化 脱氢 第二段 第二段装填二层催化剂 上层为数量较少的高效氧化催化剂层 下层为脱氢催化剂层 第一段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多段脱氢 氢选择氧化反应器 含氧气体 空气或氧气 在靠近氧化层的地方引入反应器 与反应流均匀混合后流过氧化层 氧化放出热量将反应流加热至规定温度后进入下面的脱氢层 其余各段以此类推 脱氢 氧化 脱氢 氧化 脱氢 氧化 脱氢 氧化 脱氢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由于各段物流温差小 脱氢催化反应可在优化条件下进行 反应中可将氢气转化掉75 85 第一段 目前 正在研究乙苯氧化脱氢法制苯乙烯 采用既有脱氢又有氧化功能的催化剂 脱氢和氧化同时进行 转化率达40 50 但深度氧化比较利害 试验还处于实验阶段 催化脱氢 氢选择性氧化工艺 二 粗苯乙烯的分离与精制过程 粗苯乙烯的分离与精制 粗苯乙烯中各组分常压下的沸点 苯甲苯乙苯苯乙烯 分离原理 精馏 80 09 110 63 136 20 145 16 Tb 30 54 Tb 25 57 Tb 8 96 组织苯乙烯分离和精制流程时需注意的问题有 苯乙烯易聚合 T聚 85 且T r聚合 故应控制T釜 90 乙苯和苯乙烯的沸点差很小 Tb 8 96 分离很困难 解决的方法 减压精馏 粗苯乙烯的分离与精制 顺序分离流程 脱氢液 B TB EB S Ar S多次受热 易聚合 且Ar含量 易堵塞管道 TB EBS Ar EBSAr S Ar 前脱苯乙烯流程 脱氢液 苯 甲苯 乙苯 苯 甲苯 苯 苯乙烯 焦油 乙苯 甲苯 苯乙烯 焦油 乙苯蒸出塔 苯甲苯回收塔 苯甲苯分离塔 苯乙烯精馏塔 BTBEB B TB EB B TB 少量的EB S Ar EB S Ar S S Ar S 总结 乙苯脱氢工艺中主要关键技术脱氢催化剂反应器苯乙烯精制 作业 1 什么叫爆炸极限 请举例说明爆炸上限和下限的含义 2 P213 2 3 P213 4 4 列管式等温反应器和单段绝热式反应器的供热方式有何不同 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5 简述SMART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6 在苯乙烯分离和精制流程中 乙苯蒸出塔和苯乙烯粗镏塔 苯乙烯精馏塔为何要采用减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