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天宏大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天宏大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14 分) 1、 下列放热现象,其中一个变化不同于其他变化的是( ) A.液化气燃烧放热 B.食物腐烂发热 C.电暖器通电发热 D.生石灰浇水放热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液化气燃烧放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发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电暖器通电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生石灰浇水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N2O3),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②表示的元素是( ) A.氢 B.碳 C.氮 D.氧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茶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42)(163)4271424,则②表示的元素是茶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故选A。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 B.二氧化锰、酒精、水银 C.洁净的空气、干冰、液态氧 D.食盐、铁钉、石灰石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过氧化氢都属于化合物,氮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酒精都属于化合物,水银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D、食盐属于化合物,铁钉属于单质,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 点燃浸泡过80酒精溶液的棉布,当棉布上的火焰熄火以后,棉布完好无损,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魔术,是一种假象 B.酒精可燃而棉布不可燃 C.酒精燃烧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D.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将浸有酒精水溶液的手帕点燃后,酒精燃烧完而手帕完好无损,不是魔术,是真实的化学实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浸有酒精水溶液的手帕点燃后,酒精燃烧完而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而不是棉布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浸有酒精水溶液的手帕点燃后,酒精燃烧完而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而不是酒精灯加热手帕后手帕的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浸有酒精水溶液的手帕点燃后,酒精燃烧完而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由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甲、乙有樟脑晶体存在,说明是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的饱和溶液,丙没有樟脑晶体存在,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故选A。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6、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C.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D.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化肥能给农作物提供营养成分,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故A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氨气,故B说法正确;

C、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故C说法正确;

D、氯化钾(KCl)属于钾肥,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肥的作用考虑;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氨气考虑;
C、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D、氯化钾(KCl)属于钾肥。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分类,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7、 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过滤 C. 测定溶液的pH值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
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B.一氧化碳有毒但可灭火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故A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故B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说法正确;

D、农药虽然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应适量使用农药,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

D、根据农药的作用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知识考查时,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

9、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与理由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保存方法 理由 A 白磷 保存在水中 易自燃 B 浓盐酸 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中 易吸水 C 生石灰 保存在密闭的塑料瓶中 易和水反应 D 氢氧化钠溶液 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中 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A.A B.B C.C D.D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白磷易自燃,应隔绝空气,所以储存在水中,以防自燃,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应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错误,故此选项正确。

C、生石灰易与水反应,所以应储存在密闭的塑料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故保存在密闭的广口瓶中,理由解释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A、白磷易自燃,应隔绝空气。

B、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C、生石灰易与水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此题是药品储存的有关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所储存物质的特性,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 对于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C.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锰元素化合价是7,反应后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化合价是4,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锰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1、 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过程中分子、原子均可以再分 C.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6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中涉及到的一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反应中不能再分,故错误;

C.丙的化学式为C2H6O,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故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错误。

故选C。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