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过程100字 试述我国书籍制度的演变

  一、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书籍制度的演变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什么经济、文化就根本不存在。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一些提高,就出现了甲骨文、契刻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这时人们可以将竹、木之类制作成简牍来书写文字,其后又有了缣帛,图书出现了。书籍制度是指图书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定物质形式。其物质形式由四个因素组成:文字、材料、形态和制作方法。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从竹木的简册制度开始,到纸写书的卷轴制度再到印本书的册页制度,演变到今天的计算机网络的非纸质的知识载体,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而决定的。如从简牍到卷轴是由于发明了纸。再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写本书过渡到了印本书,书籍制度也过渡到了册页制度。
  从卷轴到册页并不是一下就完成了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感到卷轴形式有许多不便之处。如: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制作一部书要经过粘纸、加轴、装裱、系带等各种环节,费时费工。而且在阅读时需展卷、收卷,很不方便,查阅也很费力。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图书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社会上读书、写书,收藏书籍的风气很盛,说明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
  从敦煌遗书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科技的发达。所藏的宗教文献中,不仅有佛教、道教文献,还有其他宗教文献。四部典籍,有经、史、子、集方面的文献。除此之外还有文书、帐册之类的文献。有印本、写本、拓本、纸本、绢本,有卷轴装、册页装、线装等,说明了制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
  信息技术的发明,改变了知识载体与传播方式,视听型、机读型的图书越来越多地使用了。
  在卷轴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抄写,而册页制度时的生产方式则是印刷,视听型时的生产方式变为缩摄等。这中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更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如果只有科学技术(纸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等),而社会不需要,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利用这一技术,卷轴也不会过渡到册页了。如果经济、文化不发达,科技达不到这个程度,就是社会需求,也不可能出现册页制的。同理,其他形制的书籍,也不会出现。所以说我国书籍制度的演变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书籍制度必定会演变到最适合人们需要的形式的。
  
  二、我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变
  
   (一)从简牍制到卷轴制
  文字产生后,首先出现了甲骨文,其次是铭文,再是刻石文字,但不论是甲骨文,铭文或是刻石文字,还都不能称它们为图书,它们只是一种档案。除甲骨、金石之外,记录文字的材料还有竹和木。我国最早的正式的图书就是写在用竹片和木版制作的简策和版牍上面的。这时我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是简牍。书籍制度为简牍制。
  简:是写了文字的竹片;牍:是写了文字的木板。一部长篇的书,一根简容纳不下,需要多根简来书写。为了防止散乱,将多根简用绳编连起来就称作策。
  简策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商殷时期。秦汉时,简策继续使用。如: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一批秦简,共1155枚。汉代的简最多,有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东汉墓发现木简五百零四枚。内容是儒家经典《仪礼》。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一号西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大部分是古代兵书。
  经过三国、两晋,纸被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之后,简的使用才逐渐减少。直到东晋桓玄帝(公元四世纪)下令“以纸代简”,我国书籍制度的简牍制时期才告结束。
  简牍一般经过刮削整治、编连、尺度、书写与字体、收卷等步骤来完成。
  刮削整治: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介绍了简的制作方法:“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制作简牍须用笔、墨、刀、削等工具。
  编连:写在多根简上的长篇著作,需用细绳予以编连,即编简成册。编绳一般是用丝、麻、皮做的。古代文献中所论之简牍,多用丝编。如:汉刘向《别录》载:“孙子书,杀青简,编以缥丝编。”现代发现的古简实物多用麻绳编连。如:居延汉简中的《永元兵物簿》、武威的《仪礼》等。
  简策有先编后写的。像武威出土的《仪礼》木简,编绳编连处空白无字,是先编后写的。也有先写后编的,如:《永元兵物簿》。
  尺度:简书长短大小与书写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先秦时期的长简三尺,一般用来书写国家的法律条文,故有“三尺法”之称。西汉以后儒家经典用最长简。汉尺比古尺大,二尺四寸相当于古尺三尺。从一些出土实物中,可以看出,简策的长短、大小并无定制。如《仪礼》、《汉元光元年历谱》等等。
  书写与字体:每根简的字数不等,少的只有一、二字,多的则几、十几字。每根只写一行,比较宽的木简可写两行或多行。字体:先秦多用古文、篆字,后用隶书。汉代沿用隶书,汉简上的字体也多为隶体字。由于是用毛笔蘸墨书写,错了可用刀刮削后再重写,这就看出了刀、削的用处。
  收卷:编连成策的简可以折叠,也可以卷起。出土实物多为卷起的。以最后一根尾简为中轴,向前舒卷,卷成一卷。《永元兵物簿》出土时,保持了原来卷简成卷的形式。武威旱滩坡医简,有的已散乱,有的还保持形式。其中一尾简写有“右治百病方”,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这正是因为卷成卷后,它在中心受到了外面简的保护。
  竹木简虽价廉易得,制作方便,但它笨重、携带不便,而且每根简容纳的文字有限。编简成策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发生“错简”,会给读书、藏书带来很多困难,对图书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于是,在简牍盛行时期,又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与之并行,称之为“帛书”。
  帛书也称素书、缣书等。那么最早在帛上写字是何时呢?《晏子春秋》记述了齐景公对晏子讲的一段话:“昔吾先君桓公子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论语・卫灵公》记孔子弟子“子张书诸绅”,绅是古代丝织衣物的带子。齐桓公与管仲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孔子的时代是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由此可知,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在缣帛上书写文字了。战国秦汉时,帛书与简书并行于社会。由于它不易保存,容易腐烂,所以长期以来难以见到实物。由于历史文献上对帛书形制缺乏记载,一般多从后世有关纸的卷轴形制记载来推测帛书形制。都认为卷起始于帛书。其实,大量的简策实物出土后,已证实了卷的形制实始于简策。缣帛轻软,舒卷起来比竹木简更为方便,所以卷的形式被沿袭了下来。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第一次出土了大批帛书,共20多种,约10余万字。字体为小篆和隶书。其中有《老子》两种写本,内容顺序都与今本不同。在马王堆帛书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高48cm的整幅帛上,(是多数),先对折为双幅,再对折为四幅,八幅,呈长方形放置在漆奁(古代妇女用的镜匣)的下层;另一种是写在高24cm的相当于半幅帛上,卷在一根长条形木片上(轴),压在两卷竹简的下面。这足以说明帛书形制不仅有卷轴形,还有折叠形。简帛的卷轴形制一直沿袭到纸发明后,到东晋桓玄帝下令“以纸代简”才结束。直到唐代后期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书籍制度就变为卷轴制。生产方式为抄写,所以从东汉至唐后期一般称为纸写本书时期。1957年发现的西汉武帝时期的灞桥纸,被证实确实是纸,说明我国西汉就发明了纸。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那么最早写有文字的纸是什么时候呢?1947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又发现了一些古纸片,上写有隶体字。这是现存最早的写有文字的纸。
  最早的纸写本书的形式,完全是模仿帛书的。纸被大量应用后,从抄写到制卷,逐渐改进、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轴制度。所以把这个时期称为卷轴时代。
  一部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接成一张长纸,写完的长纸,从左向右卷成一纸卷。为保护纸卷不折皱和损毁,在最后一纸上粘接一根木条作轴,轴的长度超过纸的宽度,卷好后两头露出轴头。为保护书的内容不受污损,在第一张纸前加粘空白纸,称作裱。加裱之后系上带,将卷子捆扎起来,再用帙包裹起来。卷轴是在书架上平放的。把轴的一端向外,取阅时抽出,归还时插入。为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在轴的一端系上书签,标明书名和卷次。写书用纸,一般经过染色。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则是为纸不受虫蛀,防止腐朽。
  书籍的卷轴形式到隋唐时代发展到最高峰。到唐后期发生了变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感到利用卷轴形式在阅读时,需展卷、收卷,很不便,查阅时也很费力。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又发明了经折装。
  这种方法是不再将长纸卷子卷成纸卷,而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使之成为长方形的一叠,然后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给予保护。从外型上看,它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经折装又称梵夹装,又制作简便,可免加轴、接裱等劳,而且翻阅省时省力,便于保存等优点。但是,它很容易散开或撕裂,于是出现了旋风装。旋风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经折装的书用一整张纸,一半把书的第一页粘起来,一半把书的最后一页粘起来,这样就避免了散开。另一种形式是把单张纸不再粘成长纸去折叠,而直接把一张一张写好了的书页按顺序先后错落粘到一面整纸上边。然后将整纸卷成卷子,外型上仍保留卷子的形式。经折装和旋风装都是由卷轴装发展演变过来的,它们比卷轴装有所改进,但仍保留着卷轴的某些特征。这就反映了书籍制度由旧形式向新形式的发展、过渡。
  
  2、印本书时期的册页制
  印刷术发明后,图书进入了印本书时期。书籍制度就由卷轴制过渡到了册页制,册页制就是将单张的书页装订成册的形式。最早的册页制度是蝴蝶装,它是由旋风装演变而来的。
  蝴蝶装,又称“蝶装”,是先将每一印页由书口向内对折,然后将每一书页背面的中缝粘连在一张裹背纸上,再装上硬纸(有时用布或绫锦裱背)做封面,便成一册书。宋代主要就是采用蝴蝶装的。由于它的书页是单层的,纸较薄,印刷面容易粘连,阅读时往往是先见到纸背,而且读一页,必须连翻两页才能继续读下去,很不方便。于是出现了包背装。包背装,是把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文字面向外,把版口做为书口,将书页的两边粘在脊上,再用纸捻穿订,外加书衣绕背包裹。这种形式,在元代比较盛行。明代著名的《永乐大典》也是包背装。包背装发明不久,就有人在空白书边上打孔,穿纸捻来合订书页,再装封面,来装订图书。为线装开避了道路。
  线装:是明代中叶出现的,把包背装的整封面换为两张半页的软封面,分置书身前后,把它连同书身一起打孔穿线订的方法,就是线装。一般为四针眼装,也有六针眼装。直到现在,一些仿古铅印本和影印古书都还在应用这种装帧方法。清代中叶以后,我国逐渐采用了机械化的新式印刷术,隋着印刷术的变化和印刷用纸的西化,产生了单页两面印字的书籍,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图书的精、平装。
  平装:也叫简装。它主要经过折页、配帖、订本、包封面和切书边。它一般采用纸质封面。
  精装:通常是用于页数较多,需经常使用并长期保存和要求美观的图书。这种书的书芯一般采用锁线订,经过扒圆、起脊等工序,上书壳后再经压槽成型,封面、封底一般为硬质或半硬质的材料。现在书籍多采用平装、精装。以上几种形式都是册页制的。
  
  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图书形态多样化
  
  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兴起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知识的载体及其传播的途径。非印刷品的出现说明了这一点。非印刷品,是不通过排版印刷而产生的知识载体,如:缩微胶卷、胶片、磁带、光盘等。这是随着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电子计算机等机器的出现,相应地出现的。这些视听型、缩微型图书正在随着科技和工业水平的发展在迅速增加着。未来的图书形态是多样化的。以上这些是我国书籍制度产生及演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郑如斯,肖东发.中国书史[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2]郑如斯,肖东发.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M].
  [3]聂家昱,论报刊对现代书籍制度确立的作用[J].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1).
  
  (作者简介:金菊花(1963-),女,汉,青海西宁人,青海省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