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第二章,藏象

第二章 藏象 “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所谓“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藏象学说的基础是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中医学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形态结构,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精气,系指人体精、气、血、津液等一切精微物质,贮藏于五脏的精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不能过度地耗散或失泻,故称“藏而不泻”。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满”是对精气而言,是指五脏之内应充满精气并不断地布散全身,不能壅实不通。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能藏神,又有“五神脏”之称,故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由于六腑必须及时地把代谢后的糟粕排泄于体外,故称其“泻而不藏”。如素问五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实”是对水谷而言,是指六腑在进食后局部被水谷充实,但应及时传化,虚实更替,不能全部被充塞滞满。

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也是贮藏精气,“藏而不泻”,在生理功能上,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但其功能大多隶属于五脏,而且除胆之外,均与脏腑无表里配属关系,也无经脉之络属。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五脏与六腑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功能不同。五脏主化生和贮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主受盛和传化水谷,其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二是五脏藏神。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
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悲忧、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恐等,而六腑除胆以外,均与神志活动无关。三是形态有别。五脏多为被精气充满的实体性器官,故贮藏精气;
六腑多为中空性器官,故传化水谷。四是脏主腑从。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从属于五脏。在论述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时,多详于脏而略于腑,如肝之疏泄气机的功能决定着胆的贮藏和排泄胆汁作用。又如肾之气化作用控制着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等。掌握脏与腑的区别有一定的 临床意义,如认为脏病多虚,即贮藏精气不足;
腑病多实,即传化水谷障碍。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内经的成书为标志,历代医家不断有所补充与发展。其形成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早期的解剖实践。人们早在原始社会,为了祭祀和饱腹,通过宰杀动物和战争,对动物和人体内部器官有了最早的观察和了解,从而获得了最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医学知识的发展,对动物和人类的解剖观察与认识,逐渐地演变为医疗服务的自觉活动,在解剖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脏腑的重要生理功能。古代的解剖,虽然是大体而粗略的,但也不失为认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地通过观察而获得对某些组织器官的生理现象,如耳能闻声、目能视物、鼻能嗅气、舌能辨味等生理功能的粗浅认识。古代医家根据“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思维方法,对人体脏腑活动所表现于外的现象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观察,逐渐积累了有关脏腑活动规律的知识。从而把这些生理、病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在已知的有关脏腑组织解剖的基础上,将整个人体的功能活动按五行学说归纳为心、肺、肝、脾、肾五大系统,形成了特有的脏腑经络生理系统。

三是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体的生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要作深入全面地研究并升华为系统理论,必须依赖于医疗实践。加之有些生理机能在一般状态下不易显现,只有在医疗实践中才能被获取。古代医家是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来总结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理论的,如脾胃虚弱的病人,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肌肉消瘦、四肢乏力等症状,通过健脾药治疗后,症状随之得以改善或消除,从而推论出脾有主运化、主肌肉和四肢的理论。另如体质是治病的重要依据,临床中常遇同一疾病,使用同一治法后,有的人获效,有的人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究其原因多系病人体质不同使然,并由此逐渐地总结出有关体质的理论。

四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学说的构建,经历了从实体向功能演化的过程。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在此演化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决定了藏象学说的理论形态,而且也决定了其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气一元论作为一种自然观,着重探讨物质世界的本源,它以无形之气的聚、散等来阐释事物的整体性、过程性和统一性。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阴阳的属性及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来研究事物的性质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学说以“五”为基数说明宇宙的根本秩序,研究事物 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及结构关系。藏象理论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强调从整体、宏观、动态的角度去研究脏腑的功能及其结构关系,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构成了五个功能系统。这五个系统之间不仅紧密联系,而且受天地四时阴阳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成为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它反映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的统一,体现了中医学从外知内,以象测脏的思维方法。

藏象学说涵盖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诸多内容,包括脏腑及其系统联系、经络、精气血津液、体质等。脏腑及其系统联系是藏象学说的主体;
精气血津液既是构成和维持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器官的通路;
体质则是在认识人类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从差异性角度研究藏象。但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化和细化,经络、精气血津液、体质等内容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本章主要介绍脏腑及其系统联系。

第一节 五 脏 心、肺、脾、肝、肾五脏,形态上属于被精气充满的实体性器官,因此中医学注重用气、血、阴、阳等来概括五脏的物质结构,认为它们是构成五脏和维持五脏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由于气血阴阳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因而在五脏的生理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同时各个脏器中的气血阴阳物质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气、血、阴、阳并重,有的以气、阴为主,有的是以气、阳为主。因此不尽相同的五脏功能,与其内在的物质结构有关。五脏各司其职,分别与形体、官窍、五液、情志等有着特定的联系,构成了以五脏为生命活动核心的五大系统,其中心脏发挥着主宰作用。

一、心 心居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内有孔窍相通,外有心包护卫。心的形态在类经图翼经络一中有所描述“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推动血液运行,二是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前人对此概括为“主血脉”和“藏神”。正如明李梃医学入门所说“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由心气、心血、心阴、心阳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心的系统联系是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心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心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被喻为“君主之官”,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一心的主要生理 1.主血脉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称为心主血脉。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血脉之中,依赖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不已,故素问五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病源候论也说“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得更为具体“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所以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于心。

中医学还认为心与血液的生成有关,即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阳火的温煦变化而赤成为血液,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心生血。” 心脏的正常搏动要依靠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活动,从而保障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行。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功能正常,则心之阳气旺盛,阴血充盈,心搏匀调,血脉通利,血行周身,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荣润、脉象和缓有力、心胸畅达而无不适之感。若心血不足,血液亏少,则血脉空虚,表现为面色无华、舌质淡白、脉象细弱无力、心胸动悸等;
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脉道不利,血行不畅,则血脉瘀阻,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象涩滞或节律不齐、心胸憋闷或刺痛,轻者少顷即止,重者可痛至面青、唇舌俱紫、大汗淋漓,甚至可致暴亡。所以临床上常从面色、舌色、脉象和心胸部感觉等方面来观察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正常与否。

2.主藏神心藏神指心脏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又称“心主神明”。神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如人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姿态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些活动都由心主宰。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之所以能主神明,是以心血为基础的。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神是血液的功能表现,故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心主藏神,其一表现在心脏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藏精、胃之受纳、小肠之化物、大肠之传导以及人的动、言、视、听、嗅等等,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心神正常,人体脏腑组织的各项功能活动便有所主,并相互协调,彼此合作,保证了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身体安泰无恙。

其二表现在心脏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主要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孟子告子上中说“心之官则思。”说明心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心还能主宰情感活动,如张介宾在类经中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主神明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反应灵敏、七情调和、寤寐正常。若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导致神志不宁,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以及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
若血热扰心,则神失所主,导致神志失常,可见神昏、谵语、狂躁不安等,说明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全身脏腑的治与乱,决定着人体生命的存与亡,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心主血和心藏神的两种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心主血,为心藏神提供了物质基础。心藏神,则能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和血的正常循行。所以在病理情况下两者常相互影响。如果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可出现精神恍惚、心悸烦躁、失眠多梦等心神失常之症;
心神的异常,也可以影响到心主血的功能,如在精神过度紧张或惊恐等情况下,常见心跳和脉搏加快,每兼面红或面色苍白等血行异常的表现。

二心的系统联系 五脏的主要系统联系体现在体、华、窍、液、志五方面。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体,即形体。形体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有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如头、躯干、四肢、内脏等。狭义的形体,指筋、脉、肉、皮、骨五者,故又称为“五体”,指形体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