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doc

1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 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太平天国的失败 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教材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为主线,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本课导言从太平天国的钱币入手,概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规模、时间、作用及历史意义。

第一目“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从背景、准备、兴起和发展四个方面来介绍太平天国运动。

① 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材通过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点明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这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资料回放】中指明了鸦片走私带来的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践,农民的负担更为沉重,矛盾尖锐。而1843年~1850年的群众暴动则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序曲,更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正在酝酿,洪秀全成为运动的领导人。

②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过程、宗教理论的来源、著作和思想内容,这些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作了准备。

教材指明拜上帝教创立的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把斗争矛头指向腐朽的清政府。洪秀全宗教思想来源于西方基督教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思想,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斗争。需要学生明确的是洪秀全的宗教名称和教义是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带有时代的特点。冯云山的传教扩大了拜上帝教的影响,形成了以洪秀全和杨秀清为首的领导核心。

③ 太平天国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太平天国的兴起教材主要写了三点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永安分封诸王,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对峙的局面。

太平天国的发展教材主要写了三次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教材首先通过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指明三次军事行动的必要性。其次写了北伐、西征、东征的过程,重点强调了北伐的意义。在太平天国的斗争过程中,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敌人。最后,通过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的攻破,说明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第二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介绍了太平天国前后期的两个治国方案。

① 天朝田亩制度,教材主要写了两个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主要有三点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目的。

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教材首先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其革命性需要学生理解土地的平均分配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这种制度对贫困农民来说具有绝大的吸引力,是农民理想的大同社会的模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因而天朝田亩制度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但是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平均主义满足了其要求,但“均贫富,产品归公”的思想又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所以无法实现,是一种空想。

② 资政新篇 教材介绍了资政新篇实行的目的、内容、评价和没有实施的原因。

资政新篇的提出和内容。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教材从政治、经济、文教三方面介绍资政新篇的内容。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

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教材指出它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要指出这是洪仁玕个人才华和学识的体现。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因而它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的问题。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

第三目“太平天国的失败”,介绍了太平天国由强盛到败亡的过程。

教材首先介绍了天京变乱的原因和过程。需要学生理解的是天京变乱的原因,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来认识是理解天京变乱原因的关键。天京变乱的结果是导致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信仰危机”和“人才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领导核心的重建尽管不能挽救天京变乱造成的损失,但暂时稳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权。

此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教材主要写了江北大营、三河镇、江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六次战役。需要学生了解的是后期江北大营、三河镇、江南大营这些战役是防御战,目的是打破清军对太平天国的包围,战役能够胜利是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之间的军事配合和正确的战略战术,也与清政府面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有关。天京保卫战面对中外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尽管太平天国将士顽强抵抗,但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 教师可以在本课教学时主要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结合时代背景以探究太平天国兴衰的原因为主题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掌握太平天国的兴起、全盛、防御、失败的主要史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太平天国发展的历史线索,总体上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太平天国兴起、迅速发展的原因;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与失;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二者的异同;
利用【学思之窗】分析太平天国外交政策
天京变乱的原因及影响;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兴衰的必然原因;
太平天国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民主革命时期农民的地位和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鉴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全部解决完成,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地域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

② 教师也可以通过人物为中心对太平天国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以洪秀全这个人物为核心,组织学习。组织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微观探究,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宏观认识。比如对洪秀全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问题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进行探究,一是洪秀全的经历与反清思想的形成;
二是拜上帝教的建立发展,借此认识太平运动的兴起的原因。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全盛 通过学习了解太平天国兴起的过程,掌握太平天国反清的成果。

●洪秀全与天京事变 设计两个问题,一是洪秀全与定都南京;
二是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关系。通过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前后心态和行为,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洪秀全与资政新篇 通过洪秀全对资政新篇的态度,来全面认识资政新篇的历史地位。

●洪秀全与天京保卫战 通过探究,全面认识太平天国后期面临的形势和失败原因。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关于本课导入 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在封建社会,曾发生过无数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请同学们回忆古代农民运动发生的一般原因。

如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封建王朝统治的腐败黑暗;
水旱灾害等。

农民以推动改朝换代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在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的农民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资料回放】。思考鸦片战争后,“民怨沸腾,激成事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因素与古代农民运动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农民起义的新特点,我们来看近代农民怎样担负起这一任务的 案例二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导入 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 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和他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为人们阐述了“太平天国”的理论。洪秀全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来了解他是如何组织起百万民众,加入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当中的 案例三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 太平天国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它的历史作用首先在于对封建统治的打击。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度。现在我们对太平天国的反封建进行综合分析。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设问概括太平天国反清的理由。

材料反映反清的理由主要是清朝政治统治腐败,社会贫富悬殊,百姓流离,社会矛盾激化。说明太平天国反清是为群众的生存,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敷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
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设问从曾国藩口中可见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功绩 从曾国藩的话,可见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主张,不仅否定了现存统治秩序,不仅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对封建统治而言,可谓“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其原因当然不能脱离这个时代,曾氏所说“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正说明借鉴基督教义,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皆兄弟姐妹”。

综合以上材料,可见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上达到一个历史高峰。它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