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信用卡风险及防范培训教材

省分行信用卡中心陈锡民 信用卡风险及防范 各银行对信用卡重视程度提高 发卡量剧增 到2009年底 全国信用卡发卡量超过1 86亿张 交易金额达3 5亿元 信用卡风险加剧 2009年底 全国信用卡逾期180天以上金额78亿元 同比大增127 9 全省信用卡不良贷款快速上升 不良率超过2 个别行已超过3 警戒线 信用卡风险案件上升明显 主要以恶意透支 商户套现 伪卡欺诈 账户冒用等 当前面临风险形势 目录 信用卡风险基本知识 欺诈风险分析与防范 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 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 两高关于信用卡犯罪司法解释 信用卡风险基本知识 风险 一种收入或损失的可能性 狭义上指的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卡风险 指在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发卡机构 收单机构 持卡人或特约商户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卡风险管理 发卡机构为实现信用卡经营收益性 在信用卡发卡过程中 运用系统规范方法 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识别 衡量 分析 处置的活动过程 欺诈风险 是指申请人 客户 员工或任何第三方篡改信息或歪曲事实来欺骗银行 由此产生的信用卡风险为欺诈风险 信用风险 持卡人 特约商户或者其他当事人因破产 死亡 经济情况恶化等原因丧失偿还欠款能力或蓄意不偿还欠款而使银行卡经营机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 信用卡业务运作过程中 由于技术设备出现问题或操作人员 管理人员失误或犯罪 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而使信用卡经营机构蒙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分散性 复杂性 多发性 滞后性 信用卡业务是高风险业务信用卡大量发行集聚大量风险信用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内 外部监管部门的要求 目录 信用卡风险介绍 欺诈风险分析与防范 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 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 两高关于信用卡犯罪司法解释 欺诈风险分析与防范 1 虚假申请 指犯罪分子使用虚假身份或冒用他人身份获取银行卡进行欺诈交易 虚假身份 指窃取他人身份证件 或伪造虚假身份证件 申请信用卡的欺诈行为 虚假资料 指身份证件真实有效 但工作单位信息和住宅信息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申请 2 未达卡 信用卡在从发卡行递送到持卡人的过程中被盗取并使用 完成欺诈交易的情况 3 失窃卡 指持卡人不小心或其他原因导致信用卡遗失并被他人冒用的情况 失窃卡可细分 被盗卡 丢失卡 特点是 卡片为真实卡片 交易签名为真实用卡人签名 4 伪卡 犯罪分子非法使用银行卡磁条信息伪造真实有效的银行卡 或通过改造丢失卡 被盗卡 未达卡 过期卡的表面凸印 含全息防伪标识 信息或重新写磁后进行的欺诈行为 伪卡欺诈包括 伪造卡 变造卡 白卡欺诈 其特点 磁条信息真实 签名条无需涂改 卡片为伪造卡片 5 账户盗用 欺诈分子冒充真实持卡人身份 通过先修改账单地址 再以银行卡遗失为由申请挂失补卡 并将卡片邮寄到其所更改的地址 从而犯罪分子非法将他人信用卡据为己有并实施欺诈 6 商户欺诈 指特约商户在受理银行卡交易时 违规操作 蓄意进行欺诈交易或纵容 包庇 协助银行卡欺诈交易的行为 包括恶意倒闭 套现 洗单 商户虚假申请 侧录 卡号测试 虚假商户等欺诈形式 7 套现 商户与不良持卡人或其他第三方勾结 或商户自身以虚拟交易套取现金 8 非面对面欺诈互联网欺诈 欺诈份子窃取账户信息后 通过互联网进行欺诈转账或消费 电购 邮购欺诈 欺诈份子窃取账户信息后 通过电购或邮购方式进行欺诈消费 欺诈转账 通过欺诈电话或向持卡人手机发送欺诈短信等方式 诱骗持卡人向指定账户发起转账交易的欺诈行为 源头 电脑骇客 持卡人 特约商店 犯罪集团 投机者 内部职员 制卡商 1 持卡人盗用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以逃避欠款 虚假申请 恶意透支并无法联系以逃避债款 否认自己曾以信用卡进行交易而拒绝付款 2 特约商店部份商户可能是虚假的特约商店 侧录信用卡磁道信息提供给伪卡集团 多次压印 在知情或疏忽的情况下接受虚假交易 知道信用卡为伪卡 3 犯罪集团制造 取得 分发及使用伪卡以获取资金 分发及使用经诈骗取得之信用卡 如遗失 盗窃 未达卡 4 电脑骇客帐户盗用 截取电子传输的交易资料以进一步进行信用卡诈骗 5 投机者投机者是那些找到获利机会的非专业犯罪份子 一般以个人或小规模组织犯案 6 制卡商信用卡生产商 制卡部门 邮递部门 POS生产商及资料处理部门等 他们均可能会将帐户资料 甚至制成卡或未制成的信用卡交予犯罪集团 7 内部职员被收买或共谋的银行内部职员 可能会将客户的信用卡机密资料泄露给犯罪集团 有些职员甚至直接参与伪卡的制作等 持卡人 发卡银行 收单银行 特约商户 不需负责 需要负责 不需负责 不需负责 风险损失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 1 持卡人大多数情况 不需负责 视持卡人协定与当地法律而定 若持卡人被证实蓄意或疏忽而引致损失 则可能需要负责 2 发卡银行大多数情况 需要负责 若能证明持卡人 特约商店或收单银行在使用或接受信用卡时犯错或违反守则 发卡银行可不用承担损失的款项 3 收单银行大多数情况 不需负责 若能证明特约商店在接受信用卡时犯错或违反有关守则 收单银行可能需要负责替特约商店向发卡银行赔偿有关费用 拒付 若有蓄意诈骗的特约商店违法行为后潜逃 可能令收单银行蒙受损失 4 特约商户大多数情况 不需负责 在直接交易时可能需要负责 若特约商店在接受信用卡时没有遵守正确的程序 可能需要向发卡银行赔偿有关损失 在非直接交易中需要负责 如邮购 电购或电子商务 1 伪卡交易欺诈手法境外测录 境外使用 境内侧录 境外使用 欺诈步骤第一步 窃取持卡人的信用卡账户信息 第二步 利用窃取到的账户信息制造伪卡 第三步 窃取资金 防范建议1 要加强对特约商户或自助设备定期巡检 防止被安装盗刷装置 2 客户使用时 尽量在规范 大型的商场使用 并保留签购单 3 客户刷卡时 客户要做到卡片不能离开自己的视野 4 要重点刷卡时异常现象 如多次刷卡未成功 换多台不同的POS设备刷卡等 5 客户应开通贷记卡短信通知服务 发生交易可及时通知 6 如发生盗刷情况 应及时与总行客户服务中心联系 2 商户套现欺诈商户套现欺诈风险凸增 最主要的风险形式 防范建议1 把好商户准入审核关 确保商户资料真实 完整 行业符合准入标准 2 制定合理的商户扣率 避免过低或零扣率竞争 提高商户套现成本 3 加强对商户交易监控 及时制止套现行为 3 虚假申请 1 虚假申请定义及适用范围虚假申请指使用虚假身份或冒用他人身份获取信用卡进行欺诈交易 区别虚假申请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 可以根据 申领人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目的 来区分 国内发卡市场最为突出的欺诈形式 2 虚假申请类型按申请方式划分 集体伪冒和个人伪冒 集体伪冒 指公司集体申请办卡时提供了虚假的职业资料 部分非在职人员虚开在职证明 集体伪冒的意图多为由于公司经营不善 急需融资或应付资金周转 按伪冒内容划分 伪冒身份 伪造资料 非法代办申请 伪冒身份 包括虚假身份证明文件和伪冒他人身份申请 伪造资料 包括伪造职业资料和财力证明文件 非法代办 以非法牟取暴利为目的 未经发卡行授权非法从事办卡中介服务 以虚构信息 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 骗取发卡行授信发卡 并可能同时向客户提供或介绍POS套现公司 3 虚假申请主要特征虚假身份欺诈已经成为虚假申请欺诈的主要形式 欺诈分子通常利用招聘 招生报名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真实身份证件 再通过伪造或篡改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 收入证明等个人信息 冒充受害人名义骗领卡片 欺诈分子反欺诈侦测意识逐渐增强 作案手法日趋专业 卡片发出后 通常并不急于立即用完所有信用额度 而是采取单笔金额较小 分多笔支取的方式进行消费或取现 申请方式多以团体办卡为主 欺诈分子通常假冒国内外知名企业员工身份提交申请 由于这些企业下属机构众多 员工规模庞大 增加了发卡机构核实申领人真实身份的难度 非法中介代办虚假申请的作案方式更为隐蔽 虚假申请的交易特征进一步验证了非法中介在虚假代办卡片 套现行为中相互勾结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日趋专业化 集团化 出现欺诈的 一条龙服务 4 虚假申请风险点及防范建议风险点一 申请资料原件内容的比对核实这个步骤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确认申请客户所附的文件是否清晰易辨认 是否符合申请规范 是否有伪冒 欺诈的嫌疑 是否有任何信息不完整 风险点分析 1 常用信息故意书写错误 如单位 家庭住址等信息 2 房产证和行驶证的所有权人等重要栏位有明显的粘贴复制的痕迹 3 如 提交的年龄是23岁 但在信用证明资料汇总工龄却是10年以上 年收入几十万 防范建议 1 征信系统具备模糊相同身份证号 姓名 电话 地址 单位名称等比对功能 供征信人员参考 快速查阅 2 表面异常 身份证常见伪造点 字体是否同公安机关户籍标准字体一致 签发机构的盖章 3 逻辑不符 身份证有效期或号码逻辑与法定不符 房产证或行驶证内容或格式有悖常规 其他的逻辑错误 风险点二 电话调查核实即致电向申请人本人核实申请信息 防范建议 1 利用人行信用报告取得申请人本人的联系方式确认是否申请过信用卡 2 避重就轻法 可核实申请表格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信息 3 声东击西法 可以拨打A电话核对B信息 这样如果对方仍能很流利的核对出所有资料 肯定有问题 4 循循善诱法 电话核对时故意错报几个人 或者利用人行征信系统核对之前留下来的信息 5 联系方式中是否有几个是空号 错号或总是联系不到 如总不在单位 6 对小单位要持一个合理的怀疑态度 风险点三 申请受理渠道现有主要受理渠道 银行主动营销 直销团队人员 网点申请受理 网上申请 防范建议 1 按不同受理渠道分析受理渠道的风险 对高风险受理渠道采取非常规的征信措施 2 对团办核实是否夹带临时工和非该单位人员 风险点四 团体办卡非法套取资金风险点分析 1 账单地址 联系人等基本信息相同 2 直接联系不到持卡人 3 申请表的签名笔迹相同 4 公司经营效益比较差 防范建议 1 对小公司集体办卡申请 除考虑个人的信用风险外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公司的风险 2 对人行报告和其他报告有多次同时查询记录或同时有相同贷款发放记录的集体申请要尤为小心 3 加强对申请表填写要求 对集体办卡的申请表笔迹 内容要仔细核对并找出问题 4 对同一单位的大量申请办卡 直接联系持卡人 5 加强套现交易监控 风险点五 办卡申请材料过于齐全 笔迹相似风险点分析 1 申请资料过于齐全 完整 对于补充要求不厌其烦2 多张申请件笔迹 印章 资料惊人的相同 3 利用小灵通号码作为单位电话 4 对申请表之外的信息一无所知 5 很多非法中介的骨干本身为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出身 他们认识银行内部员工 更容易达成内外勾结 防范建议 1 建立非法中介及套现商户广告的收集 通报和处理机制 2 联合建立非法中介 欺诈嫌疑申领人 可疑营销人员等欺诈申请信息的共享和通报机制 3 查询人行征信系统以及中国银联风险信息共享系统 4 利用申请侦测系统 对申请表信息进行分析 如将当前进件与历史进件信息的比对 当前多张申请信息的比对 5 借助对非法中介特征的分析与总结 人工识别并判断虚假申请 6 注重监控开卡前 申领人查询开卡进度的方式 次数 来电号码等细节问题 7 从网上查询单位地址和电话 验证申请表内容 目录 信用卡风险介绍 欺诈风险分析与防范 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 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 两高关于信用卡犯罪司法解释 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 丧失还款能力 持卡人 特约商户或者其他当事人因破产 死亡 经济情况恶化等原因造成无法偿还欠款 非恶意拖欠 蓄意拖欠欠款 恶意透支 是指有还款能力 但故意不还 这是最常见的 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恶意拒付 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 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 虚假挂失 假装信用卡丢失 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的时间差 大量透支使用 信控审查把关不严 资信调查不到位 事后跟踪不到位 信用风险 1 信控审查把关不严在营销 受理时 未按要求向目标客户发卡 未认真调查客户实际支付能力 未按要求给予适当授信额度 存在过度授信现象 2 资信调查不严未认真核查人行证信系统 银联不良客户系统 黑名单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