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五星级“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走进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洁白的墙壁上整齐挂着《金湖县“农家书屋”管理制度》、《金湖县“农家书屋”借阅制度》、《金湖县“农家书屋”书刊售租制度》等标牌;30组书架上排列着种植养殖类、科普生活类、家庭教育类、法律法规类、健康保健类书籍,一本本适合农民“口味”的书整齐地排放着;《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特别文摘》《家庭保健》《风流一代》等报刊陈列在报架上。一群农民读者正专心翻看书刊,还有人在浏览网站,平时村民三五成群齐聚书屋“淘宝”“充电”,这里就是徐梁村“农家书屋”。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它为“文化粮仓”。村委会主任沈阳笑着说:“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书在我村已蔚然成风。

2006年5月江苏省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徐梁村成为首个“农家书屋”建设试点村。接下了省“农家书屋”的第一棒,徐梁村感到莫大的荣耀与巨大的压力。省市领导多次作专门批示:省农家书香工程委员会与省新闻出版局将鼎力相助。县新闻出版局的同志负责业务指导,从书柜的配运、图书的上架和管理员的培训等方面都作了周密安排,徐梁村支部在用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间房。短短一个月时间,面积40平方米、10个柜式书橱、近2000册图书的“农家书屋”建成了。于6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在此同时全省“农家书屋”工程推进会也在金湖召开。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原副省长张桃林,原市委书记丁解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亲自揭牌并作了重要讲话。从此,徐梁村“农家书屋”拉开了江苏农家书屋建设的序幕,被誉为全省“农家书屋”工程第一屋。

倾力服务新型“读书族”

为了不断改善村民读书条件,给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2008年,徐梁村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150多万元,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把“农家书屋”纳入服务中心并增加活动场所,新增藏书室、阅览室、健身房、陈列室、放映室各一间,新设运动场地、停车场各一处,在村部旁边规划了100亩的村创业点,供全村群众参观、实习和投资创业。2010年以“三提升”为重点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徐梁村“农家书屋”成为提升的重点,先后投资2万多元,添加了书橱和书籍。2010年,徐梁村“农家书屋”藏书11000余册,音像制品300余张、面积110平方米,书橱30个,电脑9台,各类期刊杂志近30种,座位55个,设有单独的电子阅览区。2010年底,代表淮安市参加江苏省第一批“五星级”书屋评比,并顺利通过验收。

硬件硬了,软件不能软。加大投入还得加强管理。村总支书记亲自任“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抓书屋建设工作;建章立制是首要环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百分考核、书刊租赁、书屋管理、图书借阅等制度;选一名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业务技术精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除农村夏、秋两季农忙外,书屋每周固定向村民开放6天,每天7小时;专门的阅览室等场所方便村民阅读和交流;配备出版物目录、借阅登记本、读者急需书刊登记本。实现管理有人负责、借阅有章可循、数目有据可查;书屋制作专业的藏书章,为村民发放统一借书证,办理“一卡通”借阅证,实现本地区通借通还,还邀请了县图书馆专职人员制作了书屋管理软件。这个程序只需管理员初次使用时,把书名、编号等相关信息登记归档,下次就可查阅,改变过去手动查找、人工登记的老模式,率先实现无纸借阅,不仅低碳,还大大方便村民。管理员说:“过去借书需要登记书名、书价、编号等,还要在每个登记栏上签字,特别繁琐不说,有时为找一本书得花上大半天。现在借书,电脑一查就知道,借阅手续也简单了。”

仅靠制度是不够的,为此,村委会研究决定设立书屋建设专题研究会,村主任担任会长,具体研究和讨论“如何利用书屋资源,发挥书屋作用”这一核心问题,确保这项文化民生工程落在实处。成立读书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推进读书活动。先后成立了养殖户之家、禽蛋专业合作社、科技协会、企业家联谊会等多种读书组织,最大限度将全村群众组织起来,一起参加读书活动。兴趣小组成员率先读书,自然地带动了其他村民光顾书屋,很快在全村掀起了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为了让村民们把爱读书、读好书的风气长久地保持下去,村委会决定启动图书正常更新程序,及时增添合乎形势发展的新图书,新增图书大都是村民根据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定,力求把“一读就懂、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优秀读物选到书屋来,这样的补书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书的利用率更高,像家禽养殖、科技养蚕、保健类书籍最为抢手。随着村里引进、创办的企业的增多,许多企业老板渴求企业管理方面知识,为此,购买了近3000元的企业方面的新书刊,受到企业老板的欢迎。

另一方面,采取书屋存、借书运作模式,成立了村民“图书银行”,大量吸收民间藏书,大大增加了书屋的藏书量和藏书品种,实现了村民藏书和书屋藏书的资源共享。

书籍砌成咱们“黄金屋”

要使“农家书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结合村情实际,把科学致富唱主角、致富典型做引导作为主目标和硬任务,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全力帮助村民建设小康新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村支书施列贵是徐梁村最早、早大的养鸡专业户。“农家书屋”成立后,他动员全村16户蛋禽养殖户参加读书互助组,一起钻研养殖理论、积累养殖经验。2007年8月,他组织互助组成员成立禽蛋专业合作社,共投资400多万元,建房3000多平方米,开挖60亩鱼塘,新辟102亩浅水滩,集孵化、饲养、饲料加工、禽蛋鱼销售一条龙,形成了一个年饲养量超过28万只的蛋禽、15万斤鱼、产值480万元、利润过百万元的徐梁养殖带,促进村民致富。现在,合作社已发展到56户。施列贵本人因“双强型”支书2010年被破格提拔为副镇长。他常感慨地说:“书屋是我的参谋部,图书就是我的参谋长。”

村民黄庭兵以前一直在外打工,2006年回村后,正赶上“农家书屋”成立,他一头扎进书屋,如饥似渴地阅读胶带方面知识,结合自己以前在胶带厂打工的经验,创办光荷胶带厂,吸收3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村民月均收入1000元以上。在公司,他不仅自己带头读书,而且要求全厂员工都要多读书、学知识、长才干。他制定了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的目标和计划,还将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推进会召开日暨徐梁村“农家书屋”成立日定为全厂读书日,安排员工进阅览室读书。2010年,该企业销售突破1000万元,利税90多万元。有人问他为啥对读书情有独钟时,他说,书给了他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村委会副主任胡成堂通过科学植桑养蚕,每亩经济效益比常规植桑养蚕高出好几倍,他所使用的消毒、施肥、控温和使用大棚饲养、方格簇结茧等科学方法被许多蚕农仿效。胡成堂定期在书屋讲解桑蚕方面知识,现身说法阐述科学种桑养蚕的好处。现在全村已发展养蚕260多户,种植桑田600多亩,形成了2个养蚕专业组。

书香塑造新农家新风尚。徐梁村毗邻县城,2002年就开始陆续拆迁,至今无一起上访事件。六组村民孙连英一家7口,四世同堂,自从“农家书屋”建成以来,全家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88岁的老祖母也爱上了读书,她不能来书屋看,重孙女就把书借回去读给她听。一家人在一本本好书的引导下,相敬如宾、温馨和谐。老人身体不好,一家人轮流守护,悉心照料。对邻居,一家人更是乐善好施。一邻居得病,一时拿不出钱,孙连英二话没说,到家里拿出1000元钱交给邻居。“哪一天有钱哪一天还,看病要紧。”她家还将自家100多册藏书与书屋建立共享关系。如今,在徐梁村,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创业蔚然成风,遵守村规民约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徐梁村也多次被省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卫生村、创业之星等。

徐梁村“农家书屋”就像一座知识加油站、一扇文明传播窗、一泓文化不老泉,给村民带来了知识的甘霖、致富的桥梁、精神的滋养,成为村民们一个“五星级”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