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电子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子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的研究研究报告 探索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唐家泊中学课题组 【序言】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子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的研究是2007年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立项至今我们进行定向、持续、发展性的实验与研究,经历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验成果验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工作,经过不断的积累反思和进一步的改进,现已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实验研究的预期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为农村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学校校长、教师组成的实验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课题实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循环往复,促进研究深入开展。通过课题实验推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促进课题研究。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探索出一种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开放式的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等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心理加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和矫正。我们探索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有七个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 围;
二是转变班主任教育观念,转变班主任角色,改变班主任教育方式;
三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五是搞好心理咨询和辅导;
六是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七是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这些方法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相信也能对其他学校的心理教育实践发挥借鉴作用。

【内容提要】 本研究报告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提出的背景。

主要介绍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国务院、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方针政策,国内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施状况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具体意义。

主要从适应时代的需要,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课题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包括课题研究的8个基本目标。

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初中四个学段列出了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内容。

第五部分、课题研究方法。

列出了五种研究方法。

第六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首先介绍了探索出来的七个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分别从理论依据、学校的具体做法和产生的效果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最后以数据为证论述了课题实施研究以来带给学生、教师、学校的巨大变化,并展示了研究成果。

第七部分、思索与讨论。

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课题研究面临的困难、新的命题和注意问题。

【主体部分】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升学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影响学生终身发展成就与生活幸福的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多次下发文件,规范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000年12月14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又指出 “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一次指出初中要“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修养”,培养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004年2月26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坚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一次重申“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教育部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提出“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纲要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和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将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坚强意志、人际适应、反应适度、青春心理、升学与择业心理、健全人格等八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法指导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和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见人民教育1998年第一期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一一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华东师大一附中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套方法。见上海教育1999年第六期教育咨询调查训练一一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提出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模式是一个基本精神、两条基本途径、多种形式、多方面支持保障。见教育研究1998年第一期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由杭州大学教育系与浙江武义县实验中学合作开展的课题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措施。见教育研究1998年第二期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河南教育学院、美国培斯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提出了关于中学集体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见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七期关于中学集体心理教育课程的思考。

上个世纪90年代,烟台市就开始有计划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涌现了一批优秀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十五”期间,烟台市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的研究,对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意识、性心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了区域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并在全市100多出中小学进行验证性试验与研究。通过几个周期的验证性试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烟台市中小学心理教育大纲,并以烟台市教育局红头文件印发各县市区、学校实施。2004年,烟台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组织管理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结合学校实际,经反复研讨论证,在“十一五”期间申报了省规划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子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研究,并被批准立项。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意义 一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特别迅速,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现实和未来都要求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与心理品质有关。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青少年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唯有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中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等事件屡有发生,无不与学生的心理脆弱、过分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和身心成长的十字路口,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是他们的心理心态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经常出现胆怯、焦虑、苦恼、烦闷、自卑、自私、嫉妒、自闭等心理和行为,他们内心逐渐变得复杂、敏感、偏执,又不肯轻易将内心感受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增强而又缺乏经验无所适从。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很有必要针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引导。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在以课题为先导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顺利推进,以改变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实际制订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

2、转变班主任教育观念,转变班主任角色,依托心理学发展理论,在班级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落实学科教学的情感目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5、对少数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