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解.pdf

1 13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解 析版 一 单项选择题 十月革命以后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回答1 7 题 1 2007 哈尔滨 电影 列宁在十月 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一个寒冷的冬 天 有个农民将家中的余粮挑到集镇上去卖 途中被红军遇到 结果粮食被没 收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没收富农经济 解析 农民将家中的余粮挑到集镇上去卖 结果粮食被没收 说明当时实行 的是 余粮征集制 这是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答案 A 2 2007 山东滕州 有人说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 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 布 1922 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这里 阳光灿烂 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时间的掌握 1920年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触及了农民的利益 而1922 年 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 农 民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提高了积极性 答案 B 2 13 3 2007 江苏昆山 实施新经济政策 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这是因 为 A 农民欢迎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 国家把中小企业都收归国 有 C 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企业仍收归国有D 在流通领域实行 自由贸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解 新经济政策中一切涉及国家经 济命脉的重要工业企业仍收归国有 保证了公有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它 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 C 4 2007 临沂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形成了 斯大林模式 下列 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苏联当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 B 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C 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 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并且存在着弊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 权 所以它不可能消除专制和不公平现象 答案 B 5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区别在于 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对工农联盟及农业发展的认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斯大林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 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新 之所在是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因此 其最大区别在于是 计划 还是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故选 3 13 答案 6 赫鲁晓夫回忆说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 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 去了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新经济政策 A 解决了反对势力制造的混乱B 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 C 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D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经济规律 导致苏俄出现政治经济危 机 而新经济政策从本质上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所以问题就很快就平 息了 其它三项不是本质 答案 C 7 2007 广东模拟 导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 是 A 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加剧 C 国际形势日趋紧张B 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D 加盟共和国要求分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进行经济 改革 但效果不明显 随之转向政治改革 A D两项是政治改革的影响 不是 原因 C项不符合国际背景 答案 B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提供了客 观条件 罗斯福新政不仅对美国 而且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 响 回答 8 14 题 8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流行的说法是 一美元首付 一美元月供 此话 反映美国 A 股票投机现象严重B 分期付款盛行C 经济发展繁荣 D 购买力低下 4 1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材料来自于课本 属于隐性知识 一美 元首付 一美元月供 反映的是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意思是只要首 付一美元 就可以买到任何物品或一个月消费服务 答案 B 9 仔细阅读下图中的英语文字说明 判断该图直接反映的内容是 注 该图选自初中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A 经济危机中失业工人希望找到工作B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法西斯势力充斥街头D 政府实行社会救济措施 解析 本题属于一个双语试题 在前几年的上海试题中早有出现 它不仅考 查学生的历史知识 还考查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是高考命题中的一个新方向 本图英语文字说明可概括为意 已经失业三个月了 希望有一个工作 答案 A 10 胡佛同罗斯福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来应对危机 其主要原因是 A 二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二者所属的政党不同 C 二者所主张的经济理论不同D 二者对危机的认识不同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胡佛和罗斯福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 益的 与所属政党无关 他们都看到危机的严重性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摆脱危 机所采取的经济理论不同 胡佛采取自由放任主义 罗斯福采取凯恩斯主义 答案 C 11 2007 滨州模拟 对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 说 人们常常谈到革命 成千上万的人确认 被剥削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 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 现的有 5 13 整顿银行 统制货币 改革银行体系 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减 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实施 社会保障法 A B C D 解析 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内容的作用 整顿银行是为了恢复金融系统的 稳定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是为了消除农业领域的生产过剩 不符合题 中所说的直接有利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的要求 排除 答案 D 12 美国青年 Mike 在 1930 年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生产的大量产品无人购买 多年投资股票积聚的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 家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分期付款买来的 遇到有人向他宣传法西斯主义 A B C D 解析 注意时间是 1930年 经济危机正在进行当中 西方国家还未找到 解决危机的办法 材料所列的均为危机的表现 原因和影响 都符合题意 答 案 A 13 2007 济南模拟 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 世纪 30 年代历史的电影 发现 30 年代的美国商店里 消费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 而没有贴该标 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 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A 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 为社会捐资 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 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D 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 缓解生活的困 难 解析 罗斯福新政中通过了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其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 法则 凡接受该法案的企业在产品上标有一个蓝鹰标记 以表示该企业守法和 致力于复兴 消费者踊跃购买这类商品 反映了他们对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 则的支持 答案 C 6 13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 其含义是 A 法西斯上台 企图称霸全世界B 各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稳 定了政局 C 运用科技成就 促进经济发展D 进行内部调整 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实际考查的知识点还是罗斯福新政 显然 A项不符合命题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和运用科技成就和30 年代经济危机没 有必然的联系 只有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才是30 年代危机 带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机遇 答案 D 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回答15 18题 15 二战后 促进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节的主要因素有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 人民资本主义 的发展 A B C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 促进 因素 人民资本主义 属于调节的内 容 不是促进因素 应排除 答案 B 16 1967年 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 让 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 混合经济 B 经营者革命 C 人民资本主义 D 建设 福利国家 解析 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 不光资本家拥有股票 企业职 工也拥有股票 答案 C 7 13 17 下列关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评价错误的是 A 可以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最终消除阶级矛盾 B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对国家财政有很高的要求 应建立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D 会导致一些懒惰思想的产生 不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是一个逆向思维题目 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 只要找出错误的选 项即可 A项 最终消除阶级矛盾 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 A 18 战后发达国家 新中间阶层 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无产阶级的不断斗争 C 经营者革命 的推动 B 资产阶级大发慈悲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直接原因 经营者革命 中 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 一线 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这些人逐渐发展为 新中间阶 层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这里可以看作是经营者革命的基础 并且其时限也 不明确 答案 C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请回答19 20 题 19 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面临着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最主 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8 13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 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需要准确记忆 理解新经 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 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符合新经济政 策的内容 只有 是二者相似的措施 答案 20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中国 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外向型的经济 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 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 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依据史实论证探讨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 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创新和调整 在 中能够说明各国改革的 特点 而 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则在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没有明显表 现 不符合题意 答案 二 非选择题 21 2006年俄罗斯在中国举办 俄罗斯年 2007 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 中 国年 互为 国家年 是中俄元首为了确何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战 略决策 也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 俄罗斯 徽标图案 为代表中国和俄罗 斯的大熊猫和棕熊 图案上用俄文书写 携手共进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材料二俄国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图和井冈山会师图 1 结合材料一 二 分析中俄两国革命的 路 有何异同 3 分 简要 指出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 异 的不同国情 2 分 9 13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 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 金属等等 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 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因此 苏联在资金分配上 侧重支持重工业的两 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 和 中国大百科在线 1930 年 1 月 5 日 苏联领导人约瑟夫 斯大林又一次教 导俄国农民 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 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 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资料 2 在 过渡时期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借鉴了材料三中苏联的哪 些做法 3 分 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 分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以期制止日本或其 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 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 因而处于战争状态 时 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 年 2 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五第一条缔约双方 长期 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 友好 合作 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