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免费论文范文两篇

个人免费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xx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3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8031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设计。当选题报告,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导师,在导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在学校图书馆,大工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4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教专业课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

  4月底,论文的文字叙述已经完成。5月开始进行相关图形的绘制工作和电路的设计工作。为了画出自己满意的电路图,图表等,我仔细学习了excel的绘图技术。在设计电路初期,由于没有设计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设计思想,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经过导师的指导,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方案中led显示屏行、列驱动电路的设计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反复推敲,对比的过程中,最终定下了行驱动电路采用74ls154译码器,列驱动电路采用74hc595集成电路。

  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绘图、排版、校对的任务后整个人都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设计稿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我不会忘记这难忘的几个月的时间。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亲手设计电路图的时间里,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实现时那幸福的心情;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这段旅程看似荆棘密布,实则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掌握了很多单片机、led显示屏的知识,让我对我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并且让我对当今单片机、led显示屏的最新发展技术有所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

  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和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篇二:

  麦金农和肖虽然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基本论点和结论却十分相似;麦金农和肖两个人都认为,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结构体系能有效的动员社会的储蓄、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提高人们对金融的需求,扩大融资来源,从而刺激金融的成长[4]。

  3.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分析

  上一节,我们从理论层面上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证,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和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上,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上有了较大的完善,而且在农村资金借贷利率、信贷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改进,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仍然比较明显。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间存在的深刻矛盾本节将从三方面作出原因分析:

  3.2.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配置失衡

  农村信用社支农后劲不足。目前表面上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 三驾马车 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事实上基本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支撑,形成了 一社独大 的垄断局面。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以及差别定价的动力,业务 非农化 倾向明显,多种缺陷导致 一社难支三农 ;商业金融支农弱化。近年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流动性严重过剩,导致银行盲目竞相追逐大户,资金集中投向热点行业和垄断性行业,客户结构趋同,农贷资金日益萎缩;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无力从事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农事业;邮政储蓄机构 只存不贷 ,将农村仅有的资金 倒流 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民间金融以其成本低、手续简便等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但由于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被视为 草根金融 一直潜行在非明非暗之间,博弈于合理性与非法性之中。

  3.2.2 信贷管理机制不畅

  商业金融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 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 相背离以及信贷资金管理集约型与农村资金需求粗放型的矛盾,使得一般的农村企业及大量的个体经营和承包户因资产、销售规模限制很难达到评级要求而无法获得贷款支持,信贷准入限制过严。同时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过于刚性。目前,各金融机构在严格贷款条件的同时,普遍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造成贷款责任与利益失衡,责权利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另外小额信贷额度偏小,对种养大户及农村个体加工运输户等5000到10000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户贷款抵押担保艰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于贷款门槛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以内的贷款期限,正常合理的农业发展资金得不到相应的满足。

  3.2.3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但资金的趋利性导致农村资金正从以下五个渠道不断外流:一、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上收,演变为单纯的吸收存款机构,并将吸收的大量农村资金通过上存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二、邮政储蓄以 贴水 揽储方式抽取了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转存央行从农村流入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 体外循环 。三、农村信用社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通过 农转非 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并以上存资金、网上拆借和购买国债等方式转移资金。四、各商业保险开办存款性的保险业务,抽走了部分农村资金,集中调往城市使用,加剧了农业资本的稀缺。五、从农村起步发展起来的部分农户、个体户、经济组织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逐渐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资产和资金也随之带离农村。在中国金融年鉴对冀、晋、内蒙105个县域调查发现农村资金的流出问题非常严重 (如图3、图4)。

  图3县域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出情况 单位:亿元

  信贷资金流出总额 574.24 702.43 861.72 1096.23 1322.17(2)上存系统内资金 292.54 452.77 568.64 756.84 950.25

  (3)拆除资金 3.2 4.41 6.68 5.16 4.68(5)其它渠道流出 6.71 11.12 12.8 16.69 9.09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6)[9]

  4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改革的新思路

  前面的章节我们引用了国外的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国目前农村金融结构的现状以及它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阻碍和抑制。那么本章我们就开始对前面发现的问题分别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非正式金融等方面来进行探讨,分别探求它们在解除农村金融抑制中的具体思路。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思路

  虽然从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来看,目前政策性金融活动在各国金融运行中的相对比重有下降趋势,但是就其内在职能来看,仍然是各国政府用来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金融措施之一。而对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策性金融的地位更加重要,并成为应对体制缺陷、协调政府与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提高整体金融运行效率的关键。

  4.1.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思路一、要避免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走向极端,即从预期亏损、财政补贴为基本思路,一举转化为完全商业化运行、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思路。首先根据国际经验,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市场化转型,都是建立在一国金融不断深化、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基础上。这样政策性银行才可能在特定政策目标约束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资金运用和风险控制;其次政策性金融业务涉及的往往是商业金融难以自发解决的领域,多是市场失灵领域。而从国内情况来看,农业发展在内的很多领域还需要大量以非盈利、甚至亏损目标的金融资源投入,也缺乏依靠市场商业化运行的成功模式。在此情况下,脱离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全面实行业务市场化是不现实的。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是总体趋势,问题在于不能操之过急。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总体上应处于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时期。例如在农业方面应保持甚至扩大非盈利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建立包括纯政策性、政策性与商业性结合、纯商业性的立体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对于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质量不高以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农业金融证券,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并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财政应给予补贴;利用境外筹资,统一办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转待业,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银行对我国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贷款的转贷,可由农发行来经营;统一国家支农资金的管理,把国家预算用于农业的资金和其他农业发展项目资金统一存入农发行[1];统筹农发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比如说让邮政储蓄资金与农村政策性银行实现对接,直接购买农村政策性金融债券;同时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老贷款的清收来改善库存结构,督促贷款实体加入保险来抵御自然灾害,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并从经营利润、补贴资金、财务资金以及自有资金中抽出一定比例来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三、大力拓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可以将农发行现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范围内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支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区域扶贫开发作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贷款用途围绕农、林、牧、副、渔业产品的种植(养殖)、流通或加工转化,提供包括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仓储等农用设施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农村生态建设所需的中长期信贷资金。

  四、精简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针对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管理成本过高的现状,应加大机构设置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内部机构设置上坚持因事设岗的原则,精简机构,减少冗员。截至2003年末,农发行全部贷款6903亿元中,农副产品贷款6737亿元,占97%。完成这种比较单一的政策任务,不需要设立 总行--省分行--地分行--县支行 四级组织机构。撤销地(市)分行后,建立 总行--省分行--县(市)支行 三级机构就能完成其现有职能,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发行的运营成本,还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质量,使政令畅通,从而提高整个农发行的工作效率。一、加快《农村政策性银行法》的设立进程。发挥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确立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原则和业务范围,界定政策性亏损与经营,建立企业信贷约束机制,明确财政、政策性银行和承贷单位等三方责任。通过立法,严格规范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行为,防止农业政策性金融过于商业化、财政化,降低 道德风险 ,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中央银行应该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实施更为有利的监管方式。实行政策性银行的免交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中央银行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再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同时在日常工作要采取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服务于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工作。

  三、逐步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国家财政可根据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计划,安排利差拨补计划,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本着节约的原则,根据政策性信贷资产的经营需要,确定一定比例的经营费用,保证政策性银行的经营需要;在呆帐准备率方面要高于商业银行,从而保证政策性银行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鉴于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可以免征火少征营业税、所得税,使之保本微利经营,把更多的实惠留给农业、农村和农民。

  4.2 农村商业金融的改革思路4.2.1 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定位和改革方向

  一、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定位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杨明生在 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 上表示,中央确定农行面向 三农 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县域业务新型经营模式。针对服务 三农 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杨明生表示,首先,要将服务 三农 与提升农行市场价值统一起来,重点支持县域有效金融需求;其次,要将服务 三农 与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其三,要将服务 三农 与推动组织、机制和流程创新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灵活高效、有机衔接的城乡双层经营体系。 另外,还要坚持商业运作,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农行必须按照商业运作原则,合理确定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和服务重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按照产权股份化方向改革农业银行,使之改造为继续姓 农 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二)提高资产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贷款发放、审批和收回责任制,科学有效的进行决策,杜绝违纪违规贷款的发放,确保增量贷款的投放效益;建立执行制度不力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放贷责任人,视其责任大小和制度规定,给予必要的经济、行政处罚,并要求其履行保全信贷资产的部分义务;对贷款操作的合规性、手续的合法性、风险程序预测的准确性、资金运用的合理性、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进行监督。

  (三)改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项目

  农业银行应顺应市场机制,开展业务创新,为农业提供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商业性银行,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它收缩网点,减小农贷规模,转移资金等运作都不应受到太多的责难,这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本能。但面对中国特殊国情和农业现状,农业银行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寻求业务创新,在支持农村经济和追求自身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如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农村中已经高度市场化产业化的产业部门,农业银行完全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总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为农业银行业务发展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农业银行只有紧跟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定位新市场、推出新举措,整合信贷资源,做好信贷结构调整,才能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相合拍,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4.2.2邮政储蓄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邮政储蓄银行在2006年最后一天通过银监会的审核获准开业,但由于人事任命、注册资本等尚未到位,挂牌时间顺延至今。一、尽管邮政系统有20余年的吸收存款经验,但从银行角度看,邮政行并没有放款经验,更没有现代银行必须具备的中间业务经验,所以在风险管控、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应该加强学习与交流。

  二、邮政储蓄的从业人员缺乏金融业务知识,特别是缺乏信贷从业经验,邮储系统只有在现有培训资源上不断充实,构筑一个学习型的金融机构。

  三、单一的股权结构、管理归属等问题也是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挑战,应该把股权多元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鉴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是面向 三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当侧重于政策性而淡化其商业性,保证资金回流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

  五、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网络和资金优势,把小额信贷这一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金融模式发扬光大,并且与农村信用社形成竞争机制以及共同发展。

  4.2.3 农村商业金融发展的思考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金融的争议很多,一种观点是将农村信用社划入农业银行,实施 和二为一 战略,或者由基层农业银行控股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统一,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种观点是农业银行逐步但出农村金融领域,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给予农村信用社以优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实现支持 三农 的目标。第三种观点是鉴于现存农村信用社的 银行 特征,改制信用社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重新组建真正意义上的特征,改制信用社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重新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实现农村商业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的互补。

  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和目前我国国情来看,上述三种观点都存在着不足。第一种观点, 和二为一 战略,对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难以有效达到支持 三农 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第二种观点给予农村信用社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与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相驳的,而且竞争机制的缺乏对于目前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农村信用社也是不利的。第三种观点重新组建农村合作组织,如果机制不健全,仍将导致原有信用社 体制回归 。因此,我们认为在对现有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的分层次改进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的同时,有农业银行按照市场机制作为农村商业金融主体是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也有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需要,同样也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国家可以在政策上要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商业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5]。

  4.3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种种迹象表明,商业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农村大有 退兵撤防 之势。值得庆幸的是,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还有一支坚定的金融支农队伍,那就是农村信用社。农民们亲切地称农村信用社为 农民自己的银行 。特别是从图5可以知道农村信用社以前在支农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做好信用社的改革,加快信用社的发展意义重大。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信用社不仅无法真正具备合作金融的特征,无法发挥对农村经济的支持,而且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举步维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新一轮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