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陨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18、陨 石 (第九册)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徐汇区) 吴洪雁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
理解“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它在文中具体的意思。

2、 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

3、 了解陨石形成的过程,并能借助板书提示练习概要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4、 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卡片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推算、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

2、 按课后学习小建议预习课文。

3、 查找资料,了解陨石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通读全文,整体了解陨石是什么。

1、板书石 师石头我们都知道,也都见过。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种石头(媒体出示陨石图),它的名字叫陨石。它可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

2、补齐课题21陨石 , 板书“陨”的拼音 。

师关于这个拼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课题 说明 揭题课题后,特意引导学生关注“陨”的拼音整体认读音节,主要是希望通过日常教学中类似的提醒帮助五年级的学生巩固逐渐回生的拼音。

3、师现在请你把书打开,快速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课文中直接描述“陨石 是什么”的句子,然后大声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式陨石是 。

师我刚才听到同学们都在读这三句话,对吗出示媒体 ●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

●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齐读三句话) 4、指名交流句式,概括板书 流星 “天然史书” 礼物 5、小结现在,谁能看着板书用简洁的话完整地说说陨石是什么吗 (指名说/再读这三句话) 说明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感 受奠定基础。此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 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一个平台。

6、理解“不速之客” 师在这三句话里有两处地方出现了同一个词语,发觉了吗(不速之客) 这里的“不速之客” 指的是(陨石)出示板书不速之客。

“速”一般是快速的意思,那么,不速之客的“速”是这个意思吗请你快速地查。请 “不速之客”的意思不请自来的人。课文中指的是 过渡陨石不请自来,你觉得人们对它的态度会怎样(指名说) 看来它不太受人欢迎但,为什么又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一起来看看这位不速之客是怎么不请自来的。

二、重点研读第三小节,了解陨石怎样送上门来及为何称之为“天然史书”。

(一)、了解陨石的形成过程 1、(出示第三节) a自由读文,想想陨石的形成分几步。

b 师读第一句,指名三人读后三句。

c 出示填空流星〉 〉 〉陨石 师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呢现在你能不能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来概括说一说。

d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

流星〉闯入大气层〉燃烧、发光、气化、发响〉陨石 地球引力 与大气摩擦 未燃尽 e小组介绍陨石形成过程。

师根据我们刚才概括的形成步骤和条件,你能简要地把陨石的形成过程说清楚吗 2、指名复述陨石的形成过程。

说明 本环节教学安排了分步学习先让学生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这样的学习引导,旨在为学生复述作铺垫。

3、师引读陨石不请自来,原来它是茫茫宇宙中在靠近地球时,它受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就当它同大气发生摩擦时,就很快这颗流星个子较大, 剩下了这块石头。

4、师陨石来到地球,可能会造成什么情况呢 说明 通过指名学生假设陨石可能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为什么称它为“不速之客”。

(二)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 过渡是呀,陨石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了地球,它的到来让人们心惊胆战,在人们的眼中真是一位不速之客。那为什么又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呢我们继续学下去 1)板书加点,理解“史书”。

何谓“史书” 由前人记录下来的记载历史演变、进程的书。(具有研究和历史价值) 2)谈谈自己对“天然史书”的理解。

“天然史书”自然形成的/记载天体或自然的演变的书。(两层含义) 3)讲清双引号的作用。

师你们理解得都有道理。但是文中给它加上了双引号用红笔突出,告诉我们(它不是真正的史书)那为什么称陨石为“天然史书”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到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句子。

●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直接触摸的,并且能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地球外天体。

●通过对陨石的分析测定我们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龄,推测它形成后的经历。

(指名说,出示句子,齐读) 4)了解陨石的科学价值。

过渡陨石虽然不是真正的史书,但它却同史书一样具有科学研究价值。那么,它的科学研究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①小组学习,抓字词议议陨石的科学价值。

小组读读、圈圈、划划、议议。

②小组抓关键字词交流 l 直接触摸中间没有隔膜,可以用手去摸去感知。(师这是我们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 l 地球外天体这里的地球外天体,在天空中,它是颗小流星;
落到地球上,它是一块陨石。当它是流星时,我们不可能触摸它,了解它。但是,当它成为陨石,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l 化验分析利用仪器设备研究分析有关物体的成份。如果,分析出了陨石的成份,也就能了解一般流星的构成元素,甚至更多宇宙中星体的成份。

l 推算由已知的来推断计算。因为陨石来到地球,我们可以触摸它,对它进行化验分析,所以能推断计算出它的年龄。

l 推测由已知的来推断猜测其余情况。陨石的大小、形状、成份等都是我们能了解它,研究它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而从一块陨石,我们能知道陨石形成的一般过程 ,甚至了解宇宙中的其它信息。

▲ “推算、推测”与“估算、猜测”比较辨析 师小结“推算、推测”的共同点是依据一定的事实来计算、推断。

依据何来对陨石的分析测定。

l 分析测定利用仪器来测量,找出它的本质属性。

小结我们想了解宇宙,可是太遥远了,也不太可能去,而陨石为我们了解它提供了条件。(引读前面的三句话)难怪,课文上说,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5)体会人们对陨石的情感。

①最后一句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人们此时此刻对陨石含有怎样的情感(指名说)读好它 人们对陨石还是不欢迎吗(指名说)再读好它,读出赞叹的感觉 ②出示句子“它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认识了陨石的价值后的赞许、赞叹之情油然而生。你能把这种情感在这句话上表达出来吗 ③读好这两句话。

说明 在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从理解“史书”、“天然史书”入手,再抓住文中相关句子,小组内通过读读、圈圈、划划、议议,抓关键字词说说陨石的科学价值,进而体会人们对陨石的情感。步骤设计时层层递进,希望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让学生自然地达到情感的共鸣,赞叹、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节,了解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拓展了解故事的原文出处。

1、引读课文第一节,了解文中陨石的外形特征及收藏地点。

师同学们,知道吗现在在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公园的落星亭旁就有这么一块陨 石。九百多年前,它来到地球,被人们当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这块陨石是怎么 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拿起书本。(师生配合读第一小节) 2、看图听故事,了解文中陨石的来历(拓展),帮助学生讲述故事。

(1)了解作者。

师这块陨石又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呢当时的一位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沈括记录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科学家。(资料介绍沈括) (2)学习故事,了解出处。

①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现在让我们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一下注释,了解一下发生在九百年前的那颗流星坠落大地时的情景。(连环画一幅幅出现,下面古文与现代文对应) ②根据图找到文章第二节中相关故事内容,用“/”做好记号,小组内把故事读好。(学生自己准备故事,指名读故事) ③了解这块陨石的科学价值。

师人们通过对这块陨石的化验分析,可能知道了些什么呢(指名说) 说明 对于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因为当时的原文很难读懂,故设计通过看看图片,听听原文,对照注释来让学生了解。然后,请学生根据图找到相关故事内容,用“/”做好记号。这里不仅有对学生分层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借理清层次来帮助学生讲述陨石的来历。

四、总结全文,谈话激趣 出示陨石图片 1、小结引读板书 师九百年前发生的故事,通过科学家记载,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历历在目的现象。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块陨石,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它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通过它,我们了解了宇宙的信息,知道了未知的世界,它真是一本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激、赞叹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2、课后作业布置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查阅有关陨石的资料,编成一份小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分享。

说明 资料的收集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及运用资料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板书 18、陨 石 流星 陨石 “天然史书” (不速之客) 礼物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描述了常州陨石的样子及其陨落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陨石的来历及其研究价值。

有关常州陨石的记载,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卷二十中写道“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梦溪笔谈完稿于1093年,所以也有人认为常州陨石事件发生于1064年。

课文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结构严谨、说明清晰。全文一共有四小节。第一节介绍了这块陨石的样子,以其平常的貌相与游人的关注形成对比来激发读者的好奇。第二节描述了这块陨石坠落的过程,从听到巨响到看到火球,再到落地起火,最后挖坑取宝,过程完整,记录具体,为后文的归纳作好了铺垫。课文第三小节讲述了陨石坠落的一般过程,对陨石发光、发出巨响以及常州陨石能落到地面的原因作了解释。课文最后的第四小节则点明了陨石具有的研究价值,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

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也不例外,它和抒情性、观景性、叙事性文章一样,也都具有吸引我们眼球的“动情点”。特别是文章第二小节‘‘陨石坠落’’这一内容,不仅